量需求,所以早期需想办法开发其民用需求,像是救灾,或维修堤坝之类,也能用上它。
这不仅是开拓市场盈利,也是为维持生产规模,且理顺供应链这些,方便在战事到来时,能迅速转产并扩大规模,以应对战事所需。
另外,沙袋我们也立了一个项目,其实就是生产麻袋的,批了一万美元,目的是引入机器进行规模化生产,其在军事中的用途很广,除沙袋外,运输粮食等补给可都少不了它。”
说话间,众人来到目的地,也是用防护掩体构建的工事,包括机枪阵地、炮兵阵地等,使用的防护掩体规格也更多,还包括预留有射击口这些的防护掩体。
其实就是一个喇叭形,外小内大的预留部分,用木板支撑,其实也可以自行剪开,然后用木头之类的支撑上。
“…如果构筑时间充足,其实还可以用水泥毯弄出更牢固的射击孔,或提前用模具跟水泥毯,加工出射击孔部分,构筑工事时,将防护掩体剪开安装上去。”
林默先给众人介绍讲解,不同规格的掩体用途、设计理念等等这些,以及具体的一些应用方法,还与其他项目的产品进行了结合。
至于工事内,则安置有几挺重机枪,一门大正十一年式平射炮,二门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以及一门沪造小山炮。
前三者都是修械所的,由测试人员前来操作,平射炮就是之前在上海搞到的,迫击炮则是法国布朗德八十一毫米迫击炮,修械所买来做设计参考用的。
至于山炮,则是一门沪造克式75毫米山炮,从驻军那边,借了一个炮组,带炮过来参与测试。
“…哒哒哒哒…”
哒哒声下,几挺机枪枪口喷吐着火蛇,地上的尘土、机枪的水汽开始弥漫在火力点上。
至于几百米外被击中的掩体,并没有多少动静,最多激起一点尘埃,或弹头命中铁网溅射起一点火花之类。
每挺机枪足足打了两条弹链才停下,随后是一旁的平射炮,这次动静大了不少,防护掩体表面明显出现破损,填充的泥土也被掀得飞溅而起,不过炮弹有限,开了五炮便停了。
然后是迫击炮,炮组直接给表演了个急速射,每门二十发炮弹,一分钟出头打光,前方阵地甚至营地都直接爆炸一片,场面壮观。
至于山炮,打平射,打了十发炮弹,基本都正中防护掩体,命中时动静挺大,但事后看去,却并无太大损伤,至少工事没有出现破损缺漏。
林默又带着众人走回,逐一确认损伤,不同武器,都是打在不同区域掩体上的,不然毁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