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道:“奥拉夫!请你记得督促我,这首歌我要在新年之前录出来!”
“我信了你的鬼!”奥拉夫嘴上那么说着,但心里已经开始在规划了。对别人来说,这事恐怕不简单,但是对于边浪而言,这事只要他自己唱的状态在线,那就和呼吸一样简单。
毕竟词曲编全套,边浪直接都能拿出现成的来。
至于边浪选定的虫团工具人,longicorn乐队的主唱玖利,那还是得等边浪这一版出来后,再交给他们。
这样的歌,原唱不在自己这,边浪会觉得难受。虽然他的声音确实不是很适合这首歌,但那也是和原版比较,在水蓝星他就是原版!
这首歌在原地于很多人而言就是信仰。
说的玄乎一点,就是有些歌从第一个调开始就注定经典,这首《inmylife》也是如此。
前奏一响起就想起anthology里的分分合合。
不过受限于那个年代录制的音乐技术,这歌一边是人声,一边是伴奏。虫团的歌大多都是这样的,左右声道声音大小有区别,甚至人声和乐器是分开的。
还有原版1分27秒到1分46秒中间过门部分那段华丽炫目的solo,在原地球应该是有不少的虫团粉拿来当铃声的。
当时列侬要一个巴洛克式的间奏,一直拿不定主意于是和georgemartin说:“你帮我搞定吧,带点巴洛克风味就好。”
martin试了下发现自己好像没法弹那么快,于是只好用钢琴降到半速来弹了一段,然后将录音用倍速播放,快放的同时音调上升,于是这段钢琴solo便有了明亮的大键琴,巴洛克时代的代表乐器般的音色。
大键琴的音色还是很好区分的,披头士的《fixingahole》和《ies》这两首歌都用了大键琴,可以对比一下。
还有原地球滚石的《shesarainbow》也有点儿同感,轻飘飘的感觉。
beatles在1966年后几乎没有公开演出过,从《rubbersoul》开始,他们的音乐越来越个性化,极富实验性和深刻性,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也诞生了“三大件”这样的高流行性传唱度的歌曲,这也是披头士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列侬是披头士个性,实验的一面,麦卡特尼是披头士流行,动听的一面。
说起beatles,无意间会想哼唱起的歌大部分歌迷都不会是这首。更多常哼唱的是《yesterday》《嘿,猪》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