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运输,每一个环节都能实现高效运作,从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然而,若选择将工厂设立在荃湾,局面将变得极为棘手。
荃湾作为香港的核心区域之一,土地资源稀缺,用地成本会呈几何倍数大幅增加。
高昂的租金与土地购置费用,会像一把锐利的剪刀,无情地压缩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经营成本也会如失控的火箭般随之攀升。
运输成本方面,荃湾交通拥堵状况堪称“重灾区”,道路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运输效率极为低下。
一辆辆货车在拥堵的道路上缓慢挪动,每一分钟的延误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本增加。
劳动力成本同样不容小觑,当地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求职者对薪资待遇要求颇高,人工费用相较其他地区明显偏高。
这一系列状况,与何雨柱原本精心制定的规划背道而驰。
更为严峻的是,这种选择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港口、码头和仓储等相关产业因缺乏业务量而陷入亏损困境。
荃湾港口业务量一旦减少,大型货轮停靠次数锐减,码头设施将大量闲置,生锈的起重机、空荡荡的泊位尽显落莫;仓储空间也将大面积空置,原本堆满货物的仓库变得冷冷清清。
如此一来,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破坏原本和谐有序的产业生态,让整个产业布局陷入混乱无序的泥沼。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时间仿若凝固。
何雨柱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思索。
良久,他突然目光如炬,似是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猛地抬起头,打破了这压抑的寂静,沉声道:“你找人研究一下,如果我们自己采购发电设备进行发电,是否具有可行性。”
这话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方力申原本正低头记录,闻言,脸上瞬间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表情,他猛地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满是疑惑地问道:“公司自行发电?这可是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之前行业内从未有过先例啊。”
想要发电就需要能源,当下在工业领域中,主要存在燃煤和燃油这两种发电方式可供选择。
放眼全球能源市场的大环境,当前原油价格形势极为特殊,一桶原油价格甚至跌破一美元大关,处于极为罕见的历史低位。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深入剖析,在这般价格悬殊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