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开海的缘故,大明各地已经对海运不再那么抵触和禁止,内陆商人的货物走河运运到松江府,而沿海商人则是海路直接往这里送,所以每天几乎都有海船抵港。
不止是浙江商人,还有淮安,甚至山东南部商人,也都是用海船把货物送到松江府售卖。
“崇明岛那边的泊位,你知道情况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长江口崇明岛,朝廷在此建立了崇明守御千户所,而之前被南海水师向兵部奏报后,指挥权转移到南海水师,水师在此建立了军港。
现在魏广德知道松江府距离倭国较近,自然考虑将此地作为大明官军东征的出发地之一,另一路自然是山东登州水城出发。
调动的浙兵等部,在松江府上船,由南海水师护送出征,而北方大军则在山东登船,随东海水师出征。
不过倭国终究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之一,这样的动作,朝廷也需要思虑再三,十分稳妥了才敢把消息透露出去。
于是乎,松江府就承担起安排商船前往倭国贸易,暗中把锦衣卫探子送过去的任务。
此次魏广德过来,就有向胡峻德暗示此事的意思。
问清楚松江府现在海港情况,魏广德就把有商船从松江府出航,每季一次的事儿告诉了胡峻德,只说是有商会找到他,希望能行个方便。
向倭国运送探子,自然不会告诉胡峻德,事不密则失身,魏广德不想把胡峻德牵扯其中。
不过运送到货物,魏广德还是提了一嘴,就怕港口巡检发现货物特殊而扣船上报。
到时候胡峻德知道是他说的船,能够放行。
前往倭国的商船,船上装载自然和其他海船不同,都是针对倭国市场准备的货物。
胡峻德一听,只是略微诧异就马上点头。
魏广德知道,他肯定以为这些船是他的,是前往倭国贸易赚钱的。
不过,实际上这船还真就是他有股份,不过控股的是锦衣卫。
作为特殊的衙门,锦衣卫也暗中掌握了几个商会,在分船引的时候拿到一两张,通过这层关系,他们的人也方便搭乘其他商会的海船出海。
毕竟,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
“明白了,老师,以后我会照应的。”
胡峻德急忙答应下来,老师家的生意,肯定要照应,不仅会允许他们随时出航,还会示意下面的巡检,给这船最优惠的税率。
这年头没有报关的说法,也就是商人不会把自己船上运送商品的真实价格报给官府缴税,要官府自己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