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为了这个事情,已经买了台推土机了,投入这么大,怎么可能就是赚名声?”马晓燕虽然知道李龙通知自己这件事情,本身也有扬名的意思,但这几年看来,李龙也是实实在在的给牧民办事,扬名又怎么了?人家至少做了事情了,所以她必然是会替李龙说话的。
“一台推土机可不便宜,好几万呢。”另外一个同事说道,“看来应该是来真格的——这个李龙啊,当了代表,这事情越做越大了。”
“还是有钱,有钱了事情就好办了。”最先质疑李龙的那个人酸酸的说道,“要是我有钱,我也给老百姓办实事……”
“那今年给贫困地区儿童帮扶一对一的给你留一个名额?”另外一个同事笑着说,“投入也不多,一年最多也就是你半个月的工资……”
“那不行!”这人脱口而出,“我家生活也不富裕……”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他们都很清楚这个同事的为人。让他说的时候,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这个扶贫是为了名声,那个创业是为了套取国家扶持,反正大家都是别有用心,只有他三观最正。
但真正等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立刻就怂了。
这样的人很多,网络时代,这样的人更多。
和马晓燕把这件事情沟通好之后,李龙又去了趟供销社,给李向前汇报了一下。
其实他给马晓燕打电话之前也想着,如果马晓燕不去的话,他在想着是给姜至瑜说还是给北疆日报的记者说。
最开始给哈里木他们留守点修房子的时候,北疆日报就采访了他,当时留了联系方式,后来他成了自治区的先进个人,也采访过他。
李龙想着要不要搞那么大,毕竟自己图的更大,如果只是县里的宣传干事,可能份量不够。
但想想和马晓燕合作了好几次,都比较愉快,还是别先找其他人了。
况且修路这事持续时间长,只要一见报,想来北庭日报、北疆日报那边肯定是会来人的。
李向前就问他推土机的驾驶员找到没有,这可是个长期的活。
“我打算就在清水河子那边找,就近,来回方便。”李龙说道,“我和那边的人熟,那边的人干活也不需要住在冬窝子,每天我顺路就接送了。”
他打算让孟海给介绍一下,反正每天正常结工资就行了。
“嗯,想的挺周到。”李向前说道,“我们这边啥时候都行,到时我组织咱们社里去十几个人,跟着捡捡石头,砍砍树啥的,然后你给那个马干事说一下,我们提供资金的事情就行了。嗯,这点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