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
北疆这边虽然生活条件总体要好一些,但毕竟算是才脱离温饱时间不久,而且文化底蕴什么的比口里还是差的远,就像这边的糕点点心啥的,至少在市面上出现的并不多。
普通老百姓能在商店里买的品种少,自家做的限于文化传承和材料的不足,也就是麻叶子、糖糕、馓子之类的,和口里比是比不了的。
也就是再过个几十年,旅游业兴起来了,民族糕点才开始被大众所熟识。
所以陆英明说的也没错,这糕点无论是从花色还是味道方面,都是非常好的。
“呆会儿拿一盒回去吃。”李建国笑着说,“得让孩子也尝尝。”
“我们拿两块就行了,哪能拿一盒。”陆大嫂急忙说道,“这东西不便宜吧。”
“别管贵贱的,去了燕京一趟,那不得带点特产回来?”李建国摆手,“拿着吧,还有哩。”
陆大哥大嫂有点不好意思,但想想家里两个孩子,便也就同意了。
陆英明过来是问李家明年种植计划的。
去年李家这边说了种打瓜不行,种花葵可以,毕竟市场接受度高。
最后证明,花葵的确是比打瓜挣的多,但种打瓜的也赚了钱。
今年怎么样呢?
“今年可以种打瓜了。”李龙回答了这个问题,“口里有人收了,打瓜籽有市场了,虽然麻烦一些,但钱应该能多挣一些。”
陆家两口子一眼,眼睛就放光了。
他们已经尝到了种经济作物的甜头,所以才会过来打听着种什么。其实他们自己也想过打瓜籽可能会畅销,但还是不敢确定,所以才过来问。
现在有了准信儿,这心里就有谱了。
想来过不了两天,全村应该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有了口里两三个炒货厂当支撑,李龙对于打瓜籽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然这是暂时的,毕竟打瓜籽终究只是做零食,以后,还是得看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