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吴教授曾听李爱国提起要搞玉米种子的事儿,本以为他是开玩笑,没想到还真弄了。
正好接下来没有别的工作,便一口答应下来。
考虑到此行的人比较多,前门机务段派了一辆卡车。
一行人在颠簸中来到老魏村公社,此时社员们已经在地头等着了。
看到田地里的玉米,吴教授脸色一变,推开车门快步跑过去。
“这么大的玉米棒子.”他摘下一个金黄的玉米棒子,在手里拎了拎,扭头朝着老魏村长问道:“你们施了多少肥?”
“跟别的田一样啊。”老魏村长回答。
“那锄草,翻地呢?多长时间一次?”吴教授继续问。
“不记得了,给别的地锄地的时候,就顺带着锄了。”
老魏村长这会也反应过来了,吧嗒口烟袋锅子说道:“吴教授,这块田只是名字叫做试验田,其实没有得到特殊的照顾。
别的田咋伺候,这田也咋伺候。最多就是临近收获的那段时间,派人赶赶鸟啥的。”
吴教授的神情激动了起来:“赶紧收割,我要马上知道亩产量。”
老魏村长扭头看向李爱国,见李爱国点了点头,这才让社员们进到田里面。
每逢收获的季节,公社里都是全员出动,学校也放假了。
有什么工具都拿,镰刀,铲子,绳子,架子车还有几个小家伙扛着比自己高的锄头进了地。
谁也不会觉得奇怪,更不会觉得这些孩子受了委屈。
社员分两拨,妇女同志拐着箩筐在前面掰玉米,青壮年带着孩子拿着镰刀在后面砍掉玉米颗,顺带着捆成捆,送到地头,晒干了能当做烧火的材料。
社员们忙得热火朝天,前门机务段的人也不好意思闲着。
特别是看到一个半大的孩子扛着大捆玉米杆子走过来,几个年轻人当时就想进去帮忙扛。
“用旧衣服掖在脖子上。”李爱国拦住了他们,顺手拿起一条毛巾,那几个年轻人也见样学样。
扛玉米杆子是个有苦又累的活儿,粗楞楞的玉米叶子能把脖子磨肿。
要是不懂干活儿的,贸然扛起,晚上脖子就没办法扭了。
随着一箩筐,一箩筐玉米棒子被带出来,吴教授这会也紧张起来。
“千万别把玉米棒子掉了。”
“掉地上的玉米也得捡起来。”
“诶诶,那个小的也拿回来。”
他让老魏村长把村子里唯一一杆抬称带来了,喊了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边盯着地里面,一边准备随时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