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信步,将晚年生活过得悠然自得、潇洒自在。
如今这老两口最大的心愿,就是盼着儿子何秋和儿媳能再添个大胖孙子,让这个温馨的小院更添几分天伦之乐。
每当夕阳西下,两位老人坐在院中的藤椅上,望着院子里嬉戏的小孙女,脸上总会浮现出慈祥的笑容。
若能再抱上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子,那这晚年生活就堪称完美了。
如今的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早已不复往日的热闹景象。
这座三进三出的传统院落,历经数次精心修缮,既完美保留了老燕京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树“的经典格局,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让古朴与舒适相得益彰。
如今偌大的中院跟后院,都成了何雨柱的私人天地。
前院住着三大爷闫埠贵老两口,西院则是二大爷刘海中一家。
后院的许大茂已在附近购置了一处独门独院的宅子,过起了更为清净的生活。
而东跨院的葛叔平退休后,举家迁往刘家庄,与刘之野一家比邻而居,颐养天年。
不过,曾经搬走的一大爷易忠海两口子因为想念老街坊邻居们,又搬回来了,就住在葛家的东跨院。
何雨柱还跟许大茂戏称,这院子成了标准的养老院了。
斑驳的影壁、褪色的雕花门楣,都在无声诉说着这座百年老院的沧桑变迁。
偶尔从垂花门外传来的自行车铃声,更衬托出院落如今的宁静。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砖灰瓦上,为这座四合院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何雨柱正坐在石榴树下擦拭着他心爱的紫砂壶,袅袅茶香与院中盛开的茉莉花香交织在一起。
三大爷闫埠贵在前院支起了棋盘,时不时传来“将“的喊声,引得屋檐下的八哥也跟着学舌。
西院的刘海中家飘来阵阵饭菜香,二大妈正在厨房里忙活,锅铲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院落里格外清脆。
后院的许大茂虽然搬走了,但每逢周末总会带些瓜果回来串门。
东跨院里,一大爷易忠海正和刘竟斋通话,手机里传来刘家庄的鸡鸣犬吠,两个老伙计隔电话唠起了家常。
垂花门外,几个放学归来的孩子追逐打闹,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何雨柱的小孙女何晓正在厢房里温习功课,窗台上的君子兰开得正艳。
暮色渐浓时,各家各户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炊烟在四合院上空袅袅升起,仿佛给这座百年老院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
七月的燕京站台热浪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