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衙门,就算是想捞钱,也捞不着,根本就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臣也只能清贫度日,勉强维持生计。”
吴德璋神情恍惚,回忆着那段“苦日子”:“因为太过拮据困顿,臣甚至几度萌生了辞官的念头。”
“一直到陛下当上储君,总揽朝政,大幅提高官员的俸禄与待遇,臣的日子,才终于有了一些起色,稍稍摆脱了困境。”
“可随之而来的改革浪潮,又很快让日子变得更加艰难。”
“毕竟,俸禄虽然涨了,能买到的粮食和布匹是变多了,日子确实好过了一些。”
“可我们这些官员,最重要的开支,并不是吃饭穿衣,而是人情往来,这才是官场上的重中之重!”
他细数起来,抱怨道:“这其中,不仅包括送礼随礼,更要穿着体面,光鲜亮丽;出行都得有马车代步,或者雇人抬轿子,方不失了官员的身份和体面。”
吴德璋摊了摊手,流露出几分委屈:“这些开支,可就高得惊人了!”
“涨上去的那点薪俸,很快又变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金陵城里越来越繁华,但酒楼宴请一桌酒席的价格,宅子的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很多时候,微臣是掏空了家底宴请别人,外面百姓都以为我们顿顿大鱼大肉,其实转头自己回家,就只能喝稀粥啃馒头吃咸菜,还得偷偷吃,生怕被外人看见了,遭来嘲笑。”
“我们这些下级官吏,不仅买不起金陵的宅子,甚至连租都租不起像样的住处。”
“眼看着都要走投无路了。”
“但就在这时候,臣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事!”
吴德璋语气一变,情绪兴奋道:“地方上派来给刑部照磨所送案卷文书的小吏,他们拿的‘见面银’是越来越高!”
“以前虽然也会给一些,但给得极少,三瓜两枣的,根本不值一提。”
“后来却渐渐变得大方起来,出手阔绰。”
“原来是陛下登基,开始推行各项改革,使得大明的财富迅速增长,各省按察使司衙门的经费也变得充裕无比。”
“再加上经商开放之后,民间的富商也越来越多,他们手头有了钱,摊上官司的时候,也乐意给按察使司衙门送大笔大笔的银子,打点关系!”
“因此,各省按察使司衙门都逐渐变得富得流油,财大气粗。”
“为了让送抵刑部的文书案卷早日通过审核入库,不被故意刁难,他们也就愿意掏更多的钱,来孝敬我们这些照磨所的文吏,打通关节!”
他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