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施粥的官兵用粗麻绳围起了一个极为宽大的圆圈,要求所有前来领粥的百姓都进入其中有序排队。
待领取到粥和馒头后,他们便被引导至另一处集合点,以此杜绝有人重复领取。
前来领粥的人数众多,然而,施粥的人手却寥寥无几,使得人群排起了望不到尽头的长队。
就这样,足足两个小时过去,朱允熥一行人才终于领到了属于他们的粥和馒头。
然而,当朱允熥拿到粥碗后,仅仅一眼,便发现碗中的粥稀得异常,几乎只能看到零星几粒漂浮的米饭。
朝廷曾明确规定,施舍给灾民的粥,必须是浓稠的“插筷粥”,即筷子插入其中能够稳稳立起,才算符合标准。
但眼前的这碗粥,与规定相去甚远,简直是天壤之别。
旁边,一位灾民也低声叹息道:“前两日施的粥,可比这浓稠多了。如今虽说多发了一个馒头,可粥却变得如此稀薄,这不还是一个样吗?”
这句话恰好被正在施粥的衙役听见。
他脸色一沉,将手中沉重的大勺重重一放,发出“哐”的一声,随即瞪圆了双眼,对着那名灾民怒吼道:“要吃就吃,哪来这么多废话?!给你一口吃的,你竟然还不知足?”
他指着灾民的鼻子,威胁道:“再敢胡言乱语半句,以后就别来领粥了!”
那灾民被他一吼,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朱允熥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却什么都没有说,徐妙锦有些看不惯了,就要上去与那衙役理论,也被朱允熥一把拉住。
他们好不容易才出来微服私访一趟,可不能因这点小事而自暴身份。
最重要是,对这些事情都有一个了解,往后再督促下面解决。
身为帝王,他要做的是制定政策,解决千千万万的人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
拿好馒头和粥,朱允熥跟着其他灾民一同走到一旁的地上,学着他们的样子席地而坐。
他拿起馒头,轻轻咬了一口,面部表情却顿时皱了起来。
自穿越来到大明以来,他的身份便尊贵无比,所用的、所吃的、所穿的,无一不是世间最好的。
朱允熥也从未苛待过自己。
在登基为帝之后,他的生活水平,更是再度上了一个层次。
再怎么说,大明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不可能短缺皇帝的肉食。
刻意去吃苦,那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相反,朱允熥一直以来都饮食精良,山珍海味吃得不亦乐乎。
毕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