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 第227章 团队编书

第227章 团队编书(2 / 3)

随着人们走出原始的蒙昧,从一开始的共享共治,到后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人们的联系越来越多,关系网越来越复杂,见识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出现了攀比,出现了贪欲,道德的底线越来越低,欲望越来越多。

自从大明联邦十二年朱昭熙回到虞国之后,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研究和政治研究悄然启动,从前经济和政治都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帝王术,从来没有进行过归纳总结,从来没有成书于纸上过。

按照朱昭熙的命令,情报部翻出从掌书记室成立一直到现在的所有情报资料,以及对伪明作战之后收集的东厂、锦衣卫密档,自己担任主编,召集全国各大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秀学者,共同整理这些情报档案。

对外情报局则加大了情报收买的力度,耗费大量银钱,买通各国商行的账房先生、码头苦力。密探们穿梭在各国的市井街巷,在茶楼酒肆中与线人接头,传递情报。

他们获取了跨国贸易中,资本家如何通过操纵汇率、垄断货源进行欺诈的案例;还得到了洪州共和国,皇室财团与民间资本家相互勾结,哄抬物价的详实证据。

学者们整日泡在这些情报资料以及史书中的各种经济方面的论述,将管仲《轻重篇》、司马迁《货殖列传》等古籍与当代案例对照研究,常常争论到面红耳赤。

为了把情报和历史当中的那些经济现象总结成为理论论述,这些学者们通宵达旦,这个工程比起当年由解缙和姚广孝编写《永乐大典》还要困难,毕竟永乐大典的编写主要是书籍的收集归类,是百科全书。

而朱昭熙想要编写的《货殖通论》,则是要在浩如烟海的情报资料和历史资料当中,总结提炼经济规律,这些学者虽然是朱昭熙亲自培养出来的,算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一代人,但他们都是新老交替的一代人,接受的依旧算是填鸭式教学。

这些学者看着的确很优秀,但是终究是拔苗助长出来的,没有在历史上看到过资本家们的残酷,大明开启的大航海时代的确和欧洲开启的大航海同样残酷,可是大明的残酷都是针对当地土着的。

在大明的支持下,移民行动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阵痛,但是根本没有像欧洲那样的刻骨铭心,要知道欧洲那些航海的人都是穷疯了出来打拼的,而大明只不过是土地少,还能活下去就被大明朝廷出钱出力送到了海外,成为了中产阶级。

所以这些学者对于资本的剥削,并没有那么感同身受,就算朱昭熙在他们的耳边天天讲,他们也只是被迫接受了朱昭熙的输出,而不能继续深入拓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