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无犯。他们积极与当地的百姓交流,宣传虞王恢复改革的承诺。
百姓们知道之后,哪里不支持虞军呢,在遇到南方朝廷的小股抵抗力量时,方既白总是灵活运用战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与此同时,周牧野所率的另一路大军进展更为顺利。关西七卫原本驻守的兵力就不多,再加上官员的欺压,当地的底层士兵对南方朝廷的统治早已心怀不满。
当他们看到虞军的旗号后,纷纷杀掉自己的主将,将所有关隘献给虞军,甚至主动带着粮草跟随周牧野的大军南下,一同进入陕西行都司。
周牧野对部下们警告:“关西七卫的百姓主动配合我们,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陕西行都司必定还有南方朝廷的势力,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周牧野的军队在进入陕西行都司后,面临着南方朝廷残余势力的抵抗。南方朝廷在这里布置了一些防御工事,试图阻挡虞军的前进。
周牧野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派遣侦察兵深入敌方阵地,了解敌人的部署和弱点。根据侦察兵反馈的信息,周牧野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
他先让一部分士兵在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另一部分精锐士兵则绕到敌人的后方,对其关键的防御设施进行破坏。
在战斗中,周牧野的军队与当地百姓紧密合作,百姓们为军队提供情报和支持。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周牧野的军队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陕西行都司的重要据点。
在这场兴兵南下的行动中,朱昭熙的军队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政治上赢得了北方百姓的支持。
民心的重要性再怎么提高都不为过,她下令军队在占领地区实行一系列惠民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而南方朝廷在得知朱昭熙故意透露出的山海关和东北五省、陕西行都司的情况后,陷入了混乱和恐慌。
他们没想到蒙古军队进展如此迅速,原本想着拖延时间和谈的人,现在才知道,之前的那一封信完全是羞辱大明,根本没有想过和大明谈什么。南方朝廷的官员们开始重新评估局势,商议应对之策。
一些官员主张立即增派兵力,对蒙古的军队进行反击,收复失地。但也有官员认为,目前南方朝廷的兵力分散,且内部存在诸多问题,贸然反击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他们建议先稳定内部,加强防御,等待时机。
这些南方士大夫早已被吓破了胆,他们的根基在南方,而不是在北方,如果大量兵力调集到北方,到时候被蒙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