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的主导下,开启了他所谓的宣德改革。
对于朱瞻基来说,只要是朱高炽的改革措施,都是乱命,天下有序有什么不好的,工商业有什么好的,解放女子有什么好的,解放之后,立刻就出现了一个和他作对的女儿,女子不得干政才是天理。
登上皇位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恢复祖制,重新确定四民制度,以程朱理学为治国之学。废止北方各项改革,那些在朱高炽时期为北方带来发展与变化的举措,在他的一声令下化为泡影。
废除之前朱高炽时期对女子的各项所谓的“优待”。重新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恢复设立贞节牌坊,对有贞洁牌坊的家族免税,
除此之外,更是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废止朱高炽之前下达的禁止缠足令。
这些举措顿时就受到了所有腐儒的欢迎,纷纷称赞朱瞻基重新恢复纲常,让大明百姓安居乐业,仿佛朱瞻基就是千古圣君,可是他们没注意到的是,原本大明百姓那充满笑容的脸上,再次恢复成了麻木。
朱瞻基本来身体就不怎么好,然而他不仅要处理这些自己想要折腾的政务,晚上还要珍惜自己还活着的时间,和孙氏缠绵。如此过度的消耗,仅仅半年的时间,他的身体就彻底垮了下来。
宣德元年三月,躺在床上弥留之际的朱瞻基,下了他的最后几道命令。他命东厂、锦衣卫全力出动以密谋造反的名义,诛杀杨荣、杨浦、杨士奇三人全族,其门生故吏一律下狱。
曾经在内阁中被朱高炽无比信任的三杨,为了更多的权势,最终还是遭到了野心的反噬,他们梦想中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愿望或许在大明会恢复,可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却不可能享受到他们努力的成果了。
除此之外朱瞻基命令在皇宫内开设内书堂,选拔翰林院学士教导太监读书,与此同时设立司礼监,由王振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辅佐皇帝批红。
同时,朱瞻基命陈循、苗衷、胡濙入阁,加封陈循华盖殿大学士,加封苗衷谨身殿大学士,加封胡濙武英殿大学士。
在完成这些事情之后,朱瞻基终于是支撑不住了。在亲眼看着三杨上了断头台之后,随着他颁布的最后一道圣旨,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传位太子朱祁镇,由皇后孙氏垂帘听政,内阁陈循、苗衷、胡濙辅政。
收到朱瞻基的遗诏,陈循、苗衷、胡濙三人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绝望。皇帝对他们这几人还真是信任,觉得他们能收拾现在被他折腾出来的烂摊子。仅仅半年的时间,各地就已经有不少动乱了。
让他们辅佐一个年仅七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