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外形设计单调得让人作呕。维克多大公和波佩尔上将一直固执地认为,从总体设计方面考虑,四炮塔布局几乎就是对舰体重量、承载力及火力分配方案的最优化布局。
还好,出于改善远洋航行居住条件的原因,在巡洋舰上,帝国海军设计部门总算是作出了一些改变,将船型从平甲板型改为了长艏楼船型。
实际上,三座三联装主炮塔虽然更容易在较小的排水量舰船上实现优化装甲,并且还能保持最大侧舷火力,但是其炮塔布置方式使得火力分配方式并不均衡。这种布置方式在撤退时或是在遭受两艘以上的敌舰时,并不容易实现合理地分配火力,三炮塔布置方式对于在舰船数量有信心的国家海军舰船上采用是合适的,但对于在舰船数量处于劣势的海军国家而言,在以一敌二时的火力分配就显得有些尴尬。
就比如另一时空中,装备了280毫米火炮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在面对皇家海军的一艘重巡洋舰和两艘轻巡洋舰时只能落荒而逃,就是将三炮塔布置的弱点凸显了出来。如果“德意志”级装甲舰当时装备的是四座主炮塔的话,四处逃窜只能是英国巡洋舰。
自从“巨人”级开始,皇家海军就开始采用了艏艉背负式主炮塔的布置方式,而且还很喜欢在舯部装备第五座主炮塔。不过由于前后烟筒阻挡射界的原因,舯部炮塔威力有限,中央炮塔的炮口暴风极易将舰桥后部设备如探照灯、舰载艇等附属装置打坏,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战舰的防御性能。
不过在“猎户座”级战列舰上,皇家海军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改成了与德式战列舰一样的四座主炮塔布置方式。
1905年初,装备380毫米主炮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首舰“联合力量”号和“奥地利”号分别在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和波拉的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与此同时,“德意志”号和“巴伐利亚”号也分别在基尔的霍瓦尔特德意志造船厂和不来梅的威悉造船厂铺设龙骨。
想要造出超越时代的尖端武器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是某种装备在研发时间上提前十多年并不是很难办到。在目前英德造舰竞赛的大背景下,又有吴维在背后的全力推动,德意志帝国海军最新一级战列建造工程几乎是与皇家海军同时就已经陆续开始动工了。
由于不想在主力舰建造数量方面落后英国皇家海军,吴维本人向帝国海军捐献了1亿克朗的造舰经费,同时动员德意志各邦国的生意伙伴捐献了另外1个亿。
在1904年,德意志船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