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怒火。
这些人,是被萧九安,被燕北军打怕了吗?
以至于萧九安说一句,不来就发兵南疆,就能让这些人连尊严傲骨都不要了吗?
他们是不是忘了,南疆与燕北之间的血海深仇了?
南疆的大臣听到南瑾昭的话,毫不犹豫的道:“王,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燕北王骁勇善战,但他终归是人,是人就会死,我们没有必要他较真,我们南疆世世代代在此,我们完全可以等到熬死他在说。”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众大臣的附和:“王,安大人说的没有错,铁打的燕北,流水的燕北王。燕北依旧是那个燕北不错,但燕北这几百年换了多少位王爷,而燕北的王爷并不是每一位,都如现在这位一样,咱们南疆熬了这么多年,还差这几十年吗?燕北王厉害,咱们就蛰伏起来,暗中准备,积蓄力量,等到熬死这位燕北王,咱们再动手。”
“王,咱们南疆能一直传承下来,一直没有被灭族,就在于我们懂得审时度势。该强硬的时候咱们得强硬,但不该强硬的时候,咱们一味的强硬,那是至族人于不顾。还请王三思,为咱们的族人考虑一二,立刻前去边境,与燕北王会面。”
“请王三思,我们现在经不起与燕北军大战。”
“请王三思!”
……
南疆的大臣纷纷跪下来,请求南瑾昭立刻赶往边境,去见王爷,以免王爷一怒之下,真的发兵南疆。
看着座下跪了一地,以“大局为重”的大臣,南瑾昭说不出来是愤怒还是可悲。
这些大臣说的没有错,南疆这些年也是靠着这个原则,才得以在燕北军的咄咄逼迫下,依旧得以顾活,但是……
正因为南疆人小心谨慎,处处以大局为重,他们南疆人一直走不出南疆这块地方,世世代代就被困死在这里,守着这块越来越贫瘠的土地,艰难求生。
南瑾昭很想改变现状,但此时此刻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南瑾昭长长地叹了口气,顺着一众大臣的话道:“你们……说的对,燕北王可以胡闹,但我不能跟着他胡闹。来人呀,备马,我去边境见燕北王。”
同样是一地的王者,和萧九安相比,他手中的权利更大,兵马更多,甚至还有地形的优势,可为什么萧九安能胡闹,他却不能呢?
天知道,他也想要胡闹一把,顺心一把,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可是他不能!
“王,英明。”南疆的大臣得到王爷的答复,一个个激动万分,南瑾昭却没有一丝欢喜。
作为一个王,他收拢了南疆所有的权利,可最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