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或许是隐退太久,对最近数十年的沙场局势,过于陌生,以致于杨赞在听到曹玄甲的名字后,还在琢磨,是不是昔年交过手的老将之一?
因为不确定,所以张嘴询问旁边的一众副将。
一位副将摇摇头,“没听过,北方十大沙场名将,这位并不在列,甚至前二十甲都排不上。”
说到这里,明显顿了顿,语气嘲弄道,“也不知道是这横空冒出来的大奉王朝,从哪相中的草包统帅,呵呵。”
名将前十,前二十,都没有将曹玄甲纳入序列。
换言之,这位统帅的水平,的确有待考验。
但,第一次出战,就对上了经验老道,才能出众的杨赞。
哪怕手握十万兵马,也未必是来自耶律王族的杨大将的对手。
从曳落河十五万王军两两碰面,再到消息弥漫整个北方,几乎,各大王族,都一边倒的觉得,杨赞又要捞一波泼天的军|功了。
这十万来自大奉王朝的兵马,简直是送到杨赞手里的肥羊。
整个北方,只有宁尘和白起毫不犹豫的认为,曳落河一战,曹玄甲非但要吞了杨赞的五万大军,只怕连皇甫王族驰援的五万兵马,也要一口吃下。
一旦曳落河大战落下帷幕,于宁尘而言,能减轻不小的压力。
毕竟,十万兵马打完了就真的打完了,等再培养起下一批具备战斗力的同等规模兵马,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的重新打磨。
河岸另一边。
曹玄甲正在闭目养神。
前一段时间的北川之行,险些被陆沉打废,如果没有李当心出手调理,这位亚圣境界的恐怖存在,怕是要留下隐疾。
修整这么多天,这位其实更擅长排军布阵,撒豆成兵的中年男人,终于要在曳落河,拉开自己人生的第一仗了。
严格来说,大奉王朝的诞生,的确过于猝不及防,甚至是荒唐。
但大奉十万铁骑的出现,则是顺应天时。
十五年前,李当心就在北方某些落后的边缘区域,拉拢了一支由流民组建而成的队伍,目的自然是等北方大乱后,有足够的实力揭竿而起。
宁尘和纳兰王族之间的恩恩怨怨,给了他成功起|兵的机会。
所谓流民,都是一些流散疆外,无家可归的野蛮人,天生凶悍,杀伐残暴,往往因为一个馒头之争,都能杀死一批竞争者。
这种人,稍加培养,就能转化为战场上的杀戮武器。
大奉倾巢而出的十万铁蹄,有七七八八的成员,源自流民出身,所以,这支队伍,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