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己爷爷一个劲儿的上杆子加价,何老爷子的孙子,额头都有点冒汗了。虽然他不精通收藏,不太懂甄鉴之道。但是,因为爷爷耳濡目染,也还是稍微知道一些皮毛的。当然,他的这个‘知道’,跟刚刚被李简把脸扇肿的三个小年轻差不多,不是知道究竟好在哪里。只知道价格高低。
贵的当然就是好的!越贵越好!
那对汝窑小碗,可是老爷子压箱底儿的宝贝。宋朝五大名窑的汝窑瓷器,本就是名品中的名品。尤其是在华夏藏家心中,更是顶尖的好宝贝。
成对儿的小碗。那价格更加几倍上升。
在前年,有一个与老爷子交往甚密的老友,想出八百万收老爷子的这对碗,当时老爷子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拒绝了。后来他通过渠道问了一些行内人,知道老爷子手里的这对汝窑小碗儿价钱又涨了。上拍的话,如果恰好碰到喜欢的人,就算过千万都没问题。
结果没想到,如今老爷子居然拿这对压箱底儿的宝贝,去换这个刚刚完成的方章。这个在他眼中顶多也就值个几十万的玩意儿!这是亏了多少啊?
更让何老爷子的这个孙子觉着离谱的是,路老爷子居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然后,爷爷在听到路老爷子开口拒绝后,居然还要加价。而且一加就是一对康熙年间的粉彩梅瓶。
这对梅瓶他也知道,虽然价格不如那对汝窑小碗儿,但买到外面也至少一两百万。
这就相当于老爷子要拿一千多万,买李简刚刚花了半个小时雕出来,估计也就是几十万的方章,这也太亏了吧?
虽然这位何哥哥还是强忍着,没有跳出来阻止,但是心中已经把爷爷当做昏了头、蒙了心了。
然而,让他诧异的是,路老爷子仍然毫不动心,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不换!何老奸,别以为老路我玩收藏不如你,你就能忽悠我。小简送我的这个方章,不止你懂,我也明白真正价值所在。”
说着,路老爷子一把将姜老爷子手中的方章抢了回来,然后指着方章上那个孤峰绝壁上负手而立的老人,道:
“再说了,这方章上看太阳的老头儿,分明是我。”
接着,路老爷子又把方章翻过来,露出了印章下刚刚李简雕就的四个隶书字体,道:
“看看这四个字,‘茗山藏印’。‘茗山老人’是我老路的自号,你又不是不知道。小简这是送我的藏书印,给你你也用不了,你老何还眼馋啥?
所以,这枚藏书印,你们一个个的就都甭想了,就算你们那一座金山来换,我也不干。从今天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