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走出香江 > 第314章 8英寸晶圆厂

第314章 8英寸晶圆厂(3 / 4)

是4英寸的。”

或许是担心影响蔡致良的判断,道:“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半导体公司封装和测试技术的引入,进而就是芯片设计,唯独不包括制造环节。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于1987年成立特许半导体,建立了一座4英寸晶圆厂。去年更进一步,成立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以促进半导体的发展,尤其是晶圆厂,最终形成制造环节比例不低于25%的半导体产业结构。这对力微电子集团来说,是一个机会。”

蔡致良并不清楚,正因为这个半导体发展基金和特许半导体公司的存在,让新加坡一度成为仅次于美日韩台的半导体重镇,只是特许半导体公司无论是作为继台积电,联电之后全球第三大半导体代工厂,亦或是一家dram生产商,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经不起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只能在辉煌之后迅速崩塌。

“但是据我调查,新加坡同香港一样,是一个港口城市,制造成本远高于台湾同行。”廖成凯认为新竹工业园是最优选择。

“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顾远德道:“新加坡政府承诺提供减税优惠,廉价的土地,完整的技术设施……”

“你说的这些优惠政策,台湾同样也有……”

两个人的争论仍在持续,蔡致良却还在想刚才廖成凯不经意提及的话语,香港怎么能同新加坡一样呢?亚洲四小龙中,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最强,台湾次之,新加坡就弱许多,而香港干脆就没有任何布局,从这一方面来讲,似乎也是可以解释香港迅速从巅峰滑落的原因,或者说是没有远见,或者说是随着内地的开发开放,可以躺着赚钱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完美的错过了电子工业长远布局,所能够带来的发展红利。

“通过贷款融资以及投资的方式,半导体发展基金,星展银行以及淡马锡可以为力微电子集团解决一半的资金,甚至更多,只要将这座8英寸的晶圆厂建在新加坡。”顾远德抛出了最后的大杀器,一半的投资就是5亿美元,这是蔡致良无法拒绝的,也是台湾和日本无法比拟的优势。

毕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自1989年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之后,伴随着行业的低潮,各大公司与各国政府投资的意愿都不高

廖成凯没有在言语,等着蔡致良做决定,此时此刻,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的言语都显得苍白。

“你再探一探他们的底线,然后做一份投资计划。”做出最符合己方利益的决定,这对蔡致良来说并不困难。

“这是初步方案,还有商谈的余地。我计划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