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预算后,还剩下亿港币。
接下来要与云松投资磋商维港两岸的地皮,即使最高价也不会超过七亿港币,这样一算,今年华记黄埔至少可以节余七亿港币以上的闲散资金。
丁贤把华记黄埔所有财报全部看完,每一个预算项目也过问一遍,结果发现多出来一笔亿港币的资金,这笔资金仿佛没有来历一样,被谢君信安排为今年的股东分红。
丁贤就问:“这笔钱是从哪里来的?”
谢君信立刻抽出一份文件,递给丁贤:“这是前年结余的盈利,剩下两亿多,当作分红使用。”
丁贤这才想起来,前年华记黄埔的总利润高达十亿港币,即使投资建设了八栋高层写字楼,仍旧没有花完。
盈利这么多,股价应该也上涨很快:“我们市值现在是多少呀?”
谢君信笑起来:“昨日股价块,总市值亿港币。”
其实丁贤对华记黄埔的股价有印象,毕竟每天都有简报送到他手上,看着华记黄埔的规模不断扩大,丁贤还有挺引以为傲的。
想当初丁贤才收购华记黄埔,市值只有区区亿港币,那是1976年的事情,如今四年时间过去,市值翻了整整十倍。
这个涨幅并不算反常,因为期间丁贤针对华记黄埔进行了两次大重组,每次重组都增加了实体资产,第一次重组后市值涨到十多亿港币,第二次重组涨到三十多亿。
鉴于华记黄埔效益良好,旗下租赁物业不断增多,年稳定收入助推了股价的稳定上涨,最近两年的年增幅都超过了20%。
以目前这个年代的城市生产总值来计算,华记黄埔高达亿港币的总市值,绝对称的上是巨无霸,但华记黄埔仍旧不是香江排名第一的地产公司。
丁贤找谢君信打听:“我们现在是不是地产股龙头?”
谢君信摇头:“我们排名第二,龙头是置地公司,他们市值超过六十亿港币。”
“他们规模那么大吗?”
“置地号称香江地王,储备有数量最多也最优质的土地资产,自从香江开埠以来,他们都是这座城市地产界的龙头股,从来没有被超越过。”
“他们的盈利水平怎么样?”
“比我们差一些,但领先于其它地产公司。”
“华记黄埔的市值规模,什么时候可以超过置地?”
“这个嘛……”
谢君信并没有盲目讨好老板,他实话实说:“丁生,如果华记黄埔不实施新的战略并购,我们很难追上置地,因为置地的储备土地非常丰富,但我们的储备已经见底,最多再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