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京营参将,都是皇帝特意从京营调来的得力干将。
正是凭借他们的协助,他才能在短短数日内稳定天津局势。
如今,他确实有需要他们帮手的地方。
“天津三卫与天津水师的情况,想必诸位都已了解。”
陈奇瑜沉声道:“天津三卫、天津水师的军户逃散殆尽,建制几乎荡然无存。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招募新兵。”
他顿了顿,目光在三人脸上逡巡:“此事关系重大,非专业人士不能胜任。本官思来想去,唯有托付给三位将军,方能放心。”
赵率教率先抱拳:“兵宪大人放心,末将等必当竭尽全力!”
祖大寿补充道:“天津此地流民众多,正是募兵的好去处。”
“不错。”
黄德功点头附和。
“特别是那些辽东逃难来的百姓,多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稍加训练就是好兵。”
陈奇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自然知道天津的流民主要来自辽东。
铁岭、开原、沈阳、辽阳.这些曾经的大明疆土,如今都成了战场。
那些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离乡,一路逃难至此。
天津毗邻京师,往往成为他们最后的落脚点。
“辽东战事.”
陈奇瑜轻叹一声。
“兴亡百姓苦,战争更是让百姓痛不欲生。”
辽东战场如今胜负难料。
即便大明获胜,也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
守城守到吃城中百姓尸体的事情,不是不会发生。
这些百姓,都是不愿成为那个‘代价’的人啊。
三位将领闻言,神色也都凝重起来。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太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了。
陈奇瑜话锋一转。
“正因如此,这些流民中必有可用之才。他们经历过战乱,懂得生存之道,稍加训练,必成精兵。”
赵率教郑重承诺:“末将等定当严格把关,为宪台挑选可用之材。”
“有劳诸位了。”
陈奇瑜深深一揖,语气诚恳。
“此事关乎天津防务重建,更关乎大明海防安危,还望三位将军多多费心。”
三位将领齐声应诺,随即告退去准备募兵事宜。
陈奇瑜恭敬地将三位将领送出大堂,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陈奇瑜心中稍感宽慰。
至少,在重建天津防务、水师的道路上,他并非孤军奋战。
不过,似乎想到了什么为难之事,陈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