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国的婚礼在持续整日的喧嚣与祝福声中圆满落幕,喧嚣散去,留下的是满院的喜庆余温和崭新开始的日常。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
李晓芸便轻手轻脚地起床了。
她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碎花棉布罩衫,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
收拾停当后,她径直走进了厨房。
此时,王翠兰正在灶台边,准备生火熬粥。
王翠兰见到李晓芸走进来,脸上掠过一丝惊讶,忙放下手中的柴火,关切地道:
“大嫂,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昨儿累了一天,该多睡会儿才是。”
李晓芸挽起袖子,走到水缸边舀水洗手,语气自然地说道:
“翠兰,我来搭把手吧。”
“平时在家,这些活儿我也是做惯了的。”
“往后咱就是一家人了,家里的活计,咱俩一起干,也能轻松些。”
王翠兰心里一暖,嘴上还是劝着:
“嫂子,真不用,这点活儿我一个人就行,你快回去歇着……”
话还没说完,就见李晓芸已经麻利地开始清洗小米,准备下锅了。
她动作熟练,一看便是常做家事的。
李晓芸抬头对她温和一笑:
“翠兰,咱们既是一家人,就不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我既然进了这个门,这就是我的家,哪有光闲着不干活的道理?”
王翠兰闻言,便不再多劝,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说实在的,在她原本的想象里,李晓芸是干部身份,父母又都是城里的教师,是正经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总觉得这样的姑娘多少会有些娇气。
可眼前的这位大嫂,从婚前接触到现在,给她的感觉全然不同,待人接物爽利又实在,没有丝毫架子。
如今新婚头一天,不仅起得早,还主动分担家务,言语间更是透着亲近,让她感觉格外舒心,仿佛家里多了个能说到一处、做到一处的姐妹。
这时,何大清也披着外衣从后院踱步到了正屋,瞧见厨房里两个儿媳忙碌的身影,不禁有些意外,开口道:
“晓芸,翠兰,你们怎么都起这么早?我还说今儿的早饭我来张罗呢。”
李晓芸和王翠兰几乎同时转头,笑着招呼:
“爸,您醒了?”
王翠兰接话道:
“我们都习惯早起了。这点活儿哪还用您动手?”
“粥马上就熬好了,馒头也热上了,您坐着歇会儿,咱们很快就能开饭。”
何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