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
这意味着1958年已经成为过去时。
1959年的春天悄然来临。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一年,也被后来的人们铭记为一段艰难岁月的开端。
59年,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风调雨顺的日子似乎走到了一个拐点,许多未知的困难与考验,正潜伏在未来的日子里。
“……”
因为昨晚守岁太过开心,何卫国跟傻柱两兄弟喝到很晚。
直到日上三竿,快十点钟了,两兄弟还各自在床上躺着。
家里人也体谅他们一年到头辛苦,又赶上过年,便没人去吵他们,任由他们睡到自然醒。
一大清早,像雨水、方雨梁这些孩子就已经穿戴整齐地起床了。
何大清正在厨房里忙活,准备给孩子们做些应景的点心。
两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是何大清给买的。
两人在屋里玩了会儿,便很自觉地趴在桌上开始写寒假作业。
何大清则在那边揉着面,准备蒸些枣糕或者炸点糖油果子。
王翠兰看着公公忙前忙后,笑着开口道:
“爹,您歇会儿吧,这些活儿我来就行。”
何大清手上不停,头也不抬地摆摆手:
“没事儿,翠兰,爹不累!”
“这两天爹心里头高兴,就乐意给你们鼓捣点好吃的!你们等着吃现成的就行!”
雨水这时抬起头,眨着大眼睛问:
“爹,大哥跟二哥什么时候起来呀?这都快吃晌午饭了。”
何大清回头冲笑了笑:
“让你大哥他们多睡会儿吧,昨晚他俩喝到后半夜,估计这会儿正乏着呢,别去吵他们。”
“哦,好吧。”雨水乖巧地点点头,又低下头继续写她的作业。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和脚步声,隐约能听到有人在询问:
“同志,请问一下,咱轧钢厂运输科的何卫国科长,是住在这个院儿吗?”
“对,没错,中院正房那家就是!”
听到这动静,王翠兰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掀开棉门帘走了出去。
一到院里,便看到以副科长陈大福为首的五六个人,正提着大包小包朝中院走来,这都是运输科室里的骨干。
王翠兰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迎上前去:
“各位领导新年好呀!这么大老远的,怎么还跑过来了?”
陈大福一看是王翠兰,赶紧快走两步,笑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