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可以婚嫁的也可以放出去一批。再不行,把原本给皇子们居住的东边几座宫殿也分给新晋的夫人们住了,谁有了儿子,谁就有自己的配殿,想来为了住的好一点,各位夫人也会努力的……”
罗结为老不尊的嘿嘿笑了起来,又看了一眼身材魁梧的拓跋焘,像是已经看到拓跋焘满身扒着小孩的样子。
“陛下准备养儿子的时候少骑点马,臣之前就和您说过,老是骑马对生孩子不好,你老是大鱼大肉也不好。哎,我真想回到屁股后面跟着一堆小孩的日子啊,当初您和乐安王一天到晚求我给你们带新奇玩意儿日子,似乎还在眼前……”
罗结就这么唠唠叨叨起拓跋焘和乐安王等皇子们当年还在宫中的事情,他年纪大了,说话时回忆一会儿再说一会儿,崔浩和古弼等人就听得有些不耐。
可拓跋焘却因为罗结的话陷入了儿时的回忆,再听了罗结说了一刻钟之后,陷入了深思之中。
等罗结不再说了,拓跋焘也从深思之中回醒过来,见着崔浩和古弼等人已经快要疯了,便顺势让素和君送几位大臣出去,转身看着已经白发苍苍的罗结,向他颔了颔首。
“我明白您的意思。乐安王会生出不平之心,是因为我带走了他的儿子,让他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所以此事我也有责任。我不会杀了他,也不会因此就迁怒良儿……”
罗结像是突然耳聋了,只顾着笑眯眯地看他。
“可是我却不能眼见着他和刘宋联合……”拓跋焘脸上是怒其不争的神色,“我不能让他动摇国本。”
“陛下年纪这么大了,肯定有自己的主意了。魏国现在是您的,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罗结像是看待一个宠坏了的孙儿,“不过我也没几年好活了,就想看到故人都好好的。至少在我死之前,陛下不要让我这个老头躲在家里哭,成吗?”
拓跋焘想起他之前说的那么多往事,心中忍不住一软,点了点头。
罗结这才高兴地又笑了起来。
拓跋焘没有母亲,保母窦氏又是汉人,罗结很多时候都像是一位可靠的爷爷,他小时候一直受他的照顾,所以才在登基之后不顾他一百零七岁的高龄,依然让他领着三十六曹的事务。
“若是您能因为这个多活个几十年,哪怕不动乐安王,我也愿意啊。”拓跋焘笑了起来,亲自搀着这位老臣出殿。
“我派人送您回去。”
“不用了,陛下,这个宫里就算闭着眼睛,我也走的出去。”罗结看着已经成熟英挺的拓跋焘,忍不住叹道:“不过陛下,此事足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