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亦可安排些缝补、清扫、照看病患之事,使其有所依凭,不至枯坐等死,也能维持营区秩序与卫生。如此,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为日后恢复生产积蓄人力。”
她条理分明地说完,看向府官,“大人久在地方,经验丰富,不知对此还有何高见?可有更妥善之法?”
府官听着沈知意侃侃而谈,计划周全,条理清晰,尤其是“以工代赈”四字,他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简直可以用心悦诚服来形容,连连拱手作揖,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高!实在是高啊!姑娘真乃女中诸葛,下官愚钝,竟从未思虑如此周全之策!惭愧!惭愧至极!”
他搓着手,脸上愁容一扫而空,只剩下满腔的振奋,“以工代赈,妙!妙极!既能安民,又能兴利!下官这就去办!”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恢复了官吏应有的干练,“立刻召集人手,勘察营地选址,清点库房,同时张贴告示招募流民中的管事者!姑娘放心,有王府鼎力支持,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姑娘与殿下所托!若有进展或疑难,下官定第一时间禀报姑娘!”
数日后,城西新辟的难民营区。
尽管营房搭建得尚显简陋,但比起之前难民们蜷缩在破败草棚、沟壑中的景象,已是天壤之别。空气中混杂着新木料的气味、熬煮药草的苦涩以及米粥的清香。
王府亲兵与衙役维持着秩序,一队队面有菜色但眼神已不再完全绝望的难民正在领取今日的口粮。
沈知意一身素净的青布衣裙,未施粉黛,正蹲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棚下。她面前是一位气息微弱、腿疮溃烂的老妇人。沈知意神情专注,动作轻柔而利落,用王府带来的上好金疮药为她仔细清理创口、包扎。白芷在她身旁,麻利地分拣药材,准备汤剂。
不远处,一身鹅黄衣衫的时宜正站在冒着热气的大锅旁,亲自执勺,为排队的老人和孩童分发温热的米粥。她动作还有些生涩,却极其认真,小心翼翼地不让滚烫的粥水溅到孩子们急切伸出的破碗里。她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可闻:“慢些,小心烫……下一个。”她的目光柔和,带着悲悯。这些时日,时宜已经可以说话了!
“沈姑娘……谢谢您,谢谢您救命之恩啊……”老妇人浑浊的眼中淌下泪水,紧紧抓住沈知意为她包扎完毕的手,枯瘦的手掌粗糙如砂纸
周围几个得到医治或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