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信服,我看,由高强同志接就可以了,有利于淮宁县的工作稳定。”
在这个时候,秦牧也不会去推辞什么,直接就把高强给推了出来。
该退的时候要退,该争取的时候,自然也不能放弃。
这是原则问题!
“高强同志确实不错。”
“工作经验足够,资历也足够,能力也很不错。”
“由他接,是最合适的!”
……
秦牧的话说完,李正、卓志宏、李先耀三人,都表达了支持,他们三人,也基本上就是秦牧在市委常委会上的所有支持了。
但赵朗和彭国阳等人都没有表态,很简单,他们在等,等薛书记的态度。
只要薛书记同意,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表示支持。
“高强同志,资历和经验上,的确是足够了,但我总觉得吧,淮宁县的发展,太重要了,可以说,淮宁县的经济发展,就是江州经济的新增长点,需要一位有进取心,有开拓精神的同志主持工作。”
薛刚一说话,就把淮宁县的重要性拔的很高,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支持高强。
“很显然,我们高强同志的开拓精神不足,进取心不高,让他接任的话,我担心会延缓淮宁县的经济发展。”
薛刚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也都说说嘛,如果是我的错误,可以指出来,我是能虚心接受的。”
你的错误?
在场的人很清楚,一把手这么说的真实意思,并不是真的要指出错误,而是在暗示其他人,赶紧拿出一些确凿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一把手就不可能有错误的时候!
这不,第一个听懂的人,就是赵朗了,他是第一时间就站出来,用自己的经验去强调,薛书记说的没问题。
“我跟高强同志打过几次交道,的确是一个很沉稳的人,做县长肯定是足够了,但做一把手,统领全县工作,的确是差了点意思。”
赵朗笑了笑,当即说道:“我在组织人事工作上,做过多年,高强这样的同志,最适合的,还是当副手,就像薛书记说的,淮宁县今非昔比,真的需要一名足够强力的同志,才能镇得住。”
“关于淮宁县委书记的人选,可以让我们市委组织部选一选,如果有合适的再来推荐,实在不行,就让省委来决定嘛,我们也只有推荐权。”
组织部长彭国阳紧随其后,打着圆场,明显就是要拖着,先不解决,就是不想让高强成为淮宁县委书记的推荐人选。
“确实可以多考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