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还未到,二太太的书信送到王家,王子腾也没想到贾政如此靠不住,这等小事都需要他亲自出马。
安排人指点县衙的师爷,以张县令厌恶薛元娘的做派,抓住把柄抓人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抓住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被抓到王家的庄子上,张县令就算知道,也会乐见其成。
根本不会有人去寻他们父子,就算突然消失,别人也会以为他们在牢中,或者去京城寻闺女去了。
等按了手印的书信送到薛元娘手里,薛元娘看着里面凄凄惨惨的近况和王家的要求,二话不说送过去一百两银子求情。
很显然,人绝对要不到的,嘴肯定会闭上的,如此,薛家这两口子才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她眼前,王二太太的把柄才会烟消云散。
而这个时候,省亲别院差不多建好,贾政唉声叹气回来,前途尽毁,只能留在家中看顾庶务,将贾琏彻底释放出来,贾琏拖了身,终于能够喘口气,躲在自己小院看书不再出来。
这么大的工程,足足投进去上百万两,预算都算得清清楚楚,大太太和王熙凤的腰包鼓起来,上万两捞到手里轻轻松松,王熙凤拿着这个银子跟薛元娘合伙的那个窑厂,这一年进账也差不多有一万两。
利润在这一年里真不算少,市价提升了两倍不止,人工才提升一倍,卖得又多,将库存几乎卖得干净,农闲开始到年末这段时间,没日没夜地做,大家都赚了不少。
往后应该就慢慢清闲下来,新的砖瓦估计订得少,破损的零星几片应该会随时都有,过个几年翻新一下,也是常有之事,不怕做不下去。
有了稳定的进项,王熙凤心里头舒坦,看二房最近那凄凄惨惨的模样,更是全身舒畅,加之休息得好,在中秋之时,终于又有了身子,可把一家子乐呵到没边。
贾宝玉还是那个爱拈花惹草的模样,越长大越喜欢姐姐妹妹,大家都在读书,他只喜欢《诗经》里面的优美词句,四书这等是一点不愿意沾惹的。
贾兰和贾环的进度都比他快的时候,王二太太实在忍不住,压着两个小的在正堂抄经文。贾兰和贾环惯常是被王二太太欺压的,所以才得了机会好好读书。
偏王二太太并不允许,只乐意宝玉读书上进,李纨这个做媳妇的心疼儿子也没能去劝解,赵姨娘那破嘴却忍不住,若只有贾环一人,贾政未必上心,加上一个贾兰,那可是嫡出的孙儿,贾政完全忽视那也不可能。
贾兰的学业可不差,有贾雨村的耐心教导,贾兰的学问远远超过贾环和贾宝玉,是二房最争气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