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得近了些才看清楚,那几处棚里,桌案上面摆的都是粥、面和饼,棚子里面站着的人在给排着队的百姓分发粮食,道路当中还有百姓还在络绎不绝地往队尾走去,加入领饭食的队伍当中。
董嫣随手拉过一个三四十岁的农妇问道:“大娘,这是朝廷在发放赈粮吗?”
她怎么不知道,天子手里何时又有粮食了?
那农妇摇了摇手,似乎是担心被后面的人插队,所以仍然急切地往前跟着走去,简单地对董嫣说:“是曹公。曹公体恤天子,也体恤我们百姓,这些粮,都是曹公从军中拿出来的,听说要发三日呢。”
曹操?曹操忽然放粮给百姓,是想要收服洛阳的民心吗?可是他明明前几日还在同天子和汉室旧臣争执,是否要迁都许县的事情,既然想要迁都,那么洛阳的民心对于曹操来说,重要吗?
董凌和董嫣想的却不一样,董凌挤在这人满为患的街道上,看着一个个棚子前排着队的百姓,和他们领到了粮米之后欣喜的表情,他笑着对妹妹说:“曹公仁德,善待百姓。阿嫣你还记得吗?你当时初入洛阳时,也是这样做的。”他感叹道:“曹公如此,此乃洛阳之福,天子之福啊。”
董嫣心中想着,但愿真的如哥哥所说,曹公是一片赤诚之心,为了洛阳百姓吧。
两人再往前走着,便看到在最大的一个棚子里面,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拉着另一个看着只有四五岁的女孩儿。那女孩儿的头顶只比桌案高出了一点点,却还是踮着脚,用稚嫩的嗓音对那个十岁的男孩儿喊道:“二兄,再多给他一个吧。”
“阿嫣你看,你小的时候,也像这个女孩儿那么可爱。”董凌看着两个半大孩子,又看了看身边的妹妹,不由得想起两个人小时候的事情,他小时也常常这样牵着妹妹,阿嫣便瞪着大眼睛看他。
想到这里,董凌又改了口:“不对,阿嫣比她更可爱。”
董嫣却和董凌不一样,董凌记忆中的妹妹是个粉嫩嫩的小女娃娃,成天跟在他后面叫着“阿兄,阿兄”,可是董凌小的时候却是个十分顽皮的孩子。
他常常爱吓唬妹妹,有时练完了一天的武功,便喜欢从各个角落里向妹妹偷袭,为了这事儿,他没少被董承和董姮骂过,直到十多岁了才收敛一些。
“阿兄小的时候在我眼里,可没有那么可爱。”董嫣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她确定哥哥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董凌挠了挠鼻子,讪讪地看了妹妹一眼,又道:“不过,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而且看他们的穿着像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