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并非从家里逃出来,而是从一家所谓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习惯养成学校逃出来。
这个名为“学校”,实则不知道有没有执照的机构,据说是位于潮海市东园村,据说有一百多号学生,十个“教官”进行管理。
说是习惯养成,内里怎么回事,大家都明白。
不过是打着管教的旗号,实行非人道的管理,强行掰正孩子们的某些行为,让其走到父母长辈希望的正确道路。
将自己孩子的教育,托付到这些人手上,这样的父母不是蠢,就是坏。
秦旭从小到大也没当过好学生,甚至还是同学老师的问题小孩。
所幸,秦正洋和刘阿妹,从来不会用粗暴的手段,掰正他的言行。
显然,这位刚刚念初二的童云崖的父母,并不是一个理智而宽容的人。
童云崖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有极其严重的偏科现象。
后来,他的父母不知道哪里听说来这个成功培训学校,将童云崖送到那里,待了两个月,然后这小子很幸运地逃了出来。
童云崖吃饱了,还很有成就感地跟秦旭炫耀,自己是走了三个多小时的路,才找到有客车的地方。
秦旭外表看似在大大咧咧聊天,实际上将这个孩子所讲的每一条信息都记下来。
第114章 爱做菜的少年
“秦爷,没想到你以前也不爱学习啊,哈哈哈,我真不喜欢念书,尤其是文科,我喜欢跟着我爸老家的一位叔爷学做菜。他的潮海菜做得可好了,他都说我天赋不错了,准备收我当徒弟的。”童云崖挖掉一个蒜蓉烤扇贝,吃饱饭的男孩,已经恢复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活力。
“哦哦哦,那我们还真是知音,我不仅讨厌语文历史,语数英,史地政,数理化,我全部都讨厌,你算半个学渣,我算整个学渣。”秦旭得意地说道。
短短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两个年龄差距将近十岁的人,把菜言欢,秦旭觉得这小子性格不错,童云崖更将秦旭引为知己。
他在听到秦旭的自嘲时,还用同情的眼光,看着秦旭,觉得他应该比自己更凄惨。
像秦爷这样啥啥啥都学不好的家伙,他的学生时代该多凄惨呐!
“我爸妈在政府当公务员,上幼儿园以前,没空管我,把我扔在老家。你知道吗?我爷爷就是一个小酒馆的厨子,我爸那人,是我爷爷天天炒菜送上大学,没想到回过头来,还鄙视当厨师的人。”童云崖大概心里积蓄了许多怨气,说起事情来,就没停下来。
两人在饭桌上大约聊了一个多小时,吃得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