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急需要打听一下,六十年前一家姓袁的人家。”
镇长略一犹豫,“行,那你们跟我走吧。”
“去哪里?”
“我家。”
柳英逸和水晴香都没有想到,镇长大人带他们见的老人,就是镇长的爷爷。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手里面握着拐杖,坐在太阳底下晒太阳,镇长走上前,靠近他耳边说:“爷爷,这两位是外乡人,找你来打听一点儿事。”
“爷爷,你们这镇上可有一户姓袁的人家,那户人家只有一个儿子,名字叫做袁估诚,你可认识他?”
“袁什么诚?”老人家耳朵有点儿背,需要贴着他的耳根才听得清。
“袁佑诚。”柳英逸又重复了一句。
老人摇摇头,“没听过,没听过。”
“他们袁家的坟头就在镇头,六十年前他是村子里面唯一考中进士的人家。”
老人恍然大悟:“哦,你说那个袁家,你不提的话,我都快忘了。这镇子这么多年,只有一个人考中过进士,那是五十多年前,不是六十年前。而且,那个人不叫袁佑诚,叫做袁……好像是袁希。”
袁希,水晴香第一回听到这个名字。
柳英逸蹙蹙眉,一想几十年不见,老人家记错了名字,或者是师傅以前换了名字也有可能。
“老人家,你说这个袁希是什么样的,他是不是还有亲人住在这里?”柳英逸接着问。
这老人也是一个话痨,一提到当年的往事,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来:“要说这袁希,也真是命苦。从小就没娘,被一个当秀才的爹拉扯大,但这孩子长得聪明,人也俊,从小就讨人喜欢,很早就和村里丁家的闺女订了娃娃亲。后来袁希的爹也死了,多亏了丁家的人接济,他才没有饿死,之后就考中了举人,等着将来做官。可后来丁家发济,要把闺女嫁给镇上的财主。袁希便拉着姓丁的闺女私奔,没想到没过多久,丁家闺女哭哭啼啼的回来了,就再也没有见过袁希。”
私奔?水晴香听到这里,两只眼睛顿时一亮。
我的乖乖,想不到柳英逸的师傅还挺前卫的,在这个时代还敢带着未婚妻私奔,水晴香饶有兴趣的听起八卦。
柳英逸却不悦的问:“那个袁希既然已经中举,和丁家已有婚举,为什么不去报官,还需要带着丁家姑娘私奔?”
“哎,这位公子一看便是没经历过前朝之乱的,那时候还打着仗呢,考中了举人又如何,朝廷被一帮子皇族贵戚把持着,哪有官职给你?自然是谁有钱,谁便有理。当年丁家的亲家刘财主,可是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