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说过让她帮忙留留心,她这个做大姑的,当即便可以拍板的。不过,因为有上回晚儿那事儿,她深觉不管怎么样,也得先看看娘家人的意见,还有彩兰这孩子,要是不乐意的话,条件再好,那嫁过去日子也难过。
因此她也没有自作主张的,只道:“要是你家,我是再放心不过的了。不过你也知道,我嫂子就这一个闺女,虽然没有定亲,不过我还得问问她的打算。这样吧,这两日我娘家人都会来我这儿,到时候我探探口风,再给你回话。”
她这样安排再妥帖不过了,她去当这个中间人,万一就是不合适,面子上却也都好看。
王氏眉开眼笑的,拍了拍她的手:“那我就等你的消息。”
胡家人吃过饭便走了,郑来田看着妻子脸上的笑容,从跟王氏说完话开始,就再也没下来过,不由得问道:“是有啥好事儿?瞧你开心成这样。”
杨氏便低声的把方才的事同他说了。
郑来田听完便道:“我觉得这事儿靠谱,胡掌柜家里人都很不错,天启这孩子也是个靠得住的,性格沉稳,彩兰跳脱些,两人却是正好相配。”
“谁说不是?等我娘她们过来了,我就跟她们说说。想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好的人家,那也不是轻易遇得上的,刚才我就想答应,不过一想之前……还是觉得由她爹娘来做主更好。”
郑来田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叹了口气,也道:“不错,到底是人家的闺女,怎么样,也得让人家看过,满意再说。”
又过了一天,杨家一家子都来了黄谷庄,这是杨氏出嫁以来头一次娘家人来得这样齐全。从前没有分家的时候,也就嫁过来的头一年,娘家人齐全的上门拜年,不过等他们回去,郑王氏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嫌弃他们来的人多。这以后,每逢过年,或是杨大舅、或是杨二舅过来,拜个年放下东西就回去,再也没有留下吃过饭。
杨氏心里不是滋味,可是也没有办法。因此这一次娘家人都过来了,她下定决心要好好招待一次,忙得脚不沾地的。
杨老爷子是个重礼数的人,才在屋里坐下没一会儿,便说让杨大舅带盒糕点,过去给郑王氏拜年。
“爹,咱们经文成亲,她都装作不知道,咱们又何必上赶着过去。”张氏撇了撇嘴。
杨经文成亲,作为亲家,杨家是过来给郑家老院那边下过请柬的,不要求他们送礼,可却连人也没到,甚至也没有让杨氏带句话,张氏心里原本就对郑王氏看不上,这下更是有些鄙夷。
乡下人家去贺喜,或是送一筐子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