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旋律如同潺潺流水,自然而流畅地从主歌过渡到副歌,情感也层层递进,愈发浓烈。
“就是它!”两人几乎同时喊道,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喜悦和成就感。
解决了旋律的问题,接下来便是歌词的创作。朱志鑫靠在椅背上,仰头望着天花板,脑海中浮现出电影中主角们为梦想拼搏的画面。苏新皓则拿起笔,在纸上轻轻敲击,思考着如何用文字描绘出那些热血与感动的瞬间。
“我觉得可以从梦想的起源写起,就像我们当初进入十八楼公司,怀揣着懵懂又炽热的梦想。”朱志鑫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苏新皓点点头,笔尖在纸上飞速移动:“对,然后再写遇到的困难、坚持,还有最终的收获。”他一边说着,一边写下几行歌词,字迹清秀而工整。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每一句歌词都经过反复斟酌,每一个用词都力求精准。窗外的天色越来越暗,城市的灯火逐渐亮起,星星点点,如同他们心中的梦想之光。
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因为一个用词、一个韵脚而产生分歧。有一次,为了一句歌词的结尾,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我觉得用‘希望’更能体现出对未来的憧憬。”朱志鑫认真地说,眼神坚定。
苏新皓却摇摇头:“我觉得‘曙光’更好,它既有希望的意思,又有一种冲破黑暗的感觉,更符合电影的主题。”
两人争论了几句,气氛有些紧张。但很快,他们都冷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这两个词。朱志鑫仔细品味着“曙光”的含义,心中渐渐认同了苏新皓的想法。
“你说得对,‘曙光’确实更合适。”朱志鑫笑着说,眼神中满是对苏新皓的欣赏。
苏新皓也笑了起来:“其实我们都是为了让这首歌更好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歌词逐渐成型。他们轻声哼唱着,感受着歌词与旋律的完美融合。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整个工作室都沉浸在一种满足与喜悦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