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穆介之召见了证券部的闻瑜亮和大宗商品交易部的一位同事,林姓,商务主管。
棕榈油项目是穆介之钦点他主导,纵观整个高盛,除了白妮常年跟着南征北战,这位也是原先白家弥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老员工,也算穆介之心腹。
两边人马往椅子上一坐,各不理对方。
成祖坐在一旁,不动声色。
林主管靠在椅背里,眼神轻蔑地扫过对面的新兵蛋子闻瑜亮,满脸胜券在握的模样。
他毫不客气开腔:“闻经理,棕榈油期货的策略本来就是我们部门的事情,你们干嘛非要插一脚?是担心我们吃了你们的利润,还是不信任我们的专业能力?”
指桑骂槐,也就闻瑜亮没有听出来,穆介之按捺浮躁的心绪。
闻瑜亮部门老实人一个,在专业的事上从不含糊。他打开电脑打算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他的策略很简单基于短期价格上涨高位卖出从中获利,但没有考虑过出口限制政策对实际盈利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闻瑜亮给出的解释要是他们不主动向市场释放信心,盲目跟随波动,只会给投资者留下经营混乱的印象。
成祖笑而不语。
都给林姓主管听笑了,外行人指点内行人:他觉得像闻瑜亮这种书呆子根本不懂期货以为念了几本金融书就不得了其实是照本宣读的蠢货,而且就喜欢玩ESG那种高大上的抽象概念,不像他们搞期货交易的都是实打实战场经验。
穆介之一直听着,深沉的五官上倒没有多余的表情。
两方各执一词,林主管或贬低或嘲讽闻瑜亮只会靠算术赚钱,拿学历经验车轱辘话一圈一圈打太极拳,声称自己锁价是为了长期布局,又不是为了让证券部看短期的盈亏表。相比之下,闻瑜亮已经掉进了林主管的话语陷阱,不停地拿生硬的数据和集团的愿景自证,最后干脆以董事长当挡箭牌,要林主管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盈利预期。
吵吵吵,吵得穆介之太阳穴突突地跳。
闻瑜亮明显说不过这位林姓主管。也是,他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老一辈总是认为自己身经百战,书本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纸上谈兵。且他本人心高气傲极其自负,最是看不惯那些靠背景上位的人。像闻瑜亮这种年纪轻轻,没有丰富经验,‘空降’来的,正好踩中他所有雷点。
这是其一,其二闻瑜亮对证券部有自己的想法,沿用白亦行的做事风格,他也对证券部进行改革涉及到资源分配,这一举动,俨然让林姓主管感受到切实的威胁。
其叁老生常谈,林姓主管既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