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奔波找活干,在家门前就能把钱赚了,有了进项,这个冬天也不用再出去乞讨了!”
姚四爷收敛了笑,摇摇头:“这个村是真穷,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家穷得一家人都没几件衣服,出门都轮换着穿,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吃肉,孩子们都瘦骨嶙峋,我看到都心酸。”
萧遥已经从嫂子们口中知道了这些事,她还让大嫂拿了些杂粮和旧衣送给很困难的家庭。
只是萧遥不可能一直救济他们,免得养出些懒汉懒妇人来。
她提供这些工作机会,就是激励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姚四爷和她三观一致,所以就算同情这些村民,姚四爷召开村民会议,也是鼓励大家靠劳作赚钱。
村里也有几户懒人,不愿劳作,姚四爷就不管,他只宣布了几条照搬虞山管理犯人的村规。
比如村里不允许偷窃,第一次发现,当众鞭打二十,第二次四十,第三次交给官府治罪,逐出大榆树村。
这些村规可以由村长制定,只要不涉及性命,县令也是默许的。
萧遥也赞同这样的管理方法,没规矩不成方圆,该严就得严。
和姚四爷达成一致,次日一早,萧遥就带着三个徒弟和萧立峰一起前往村中选工坊地址。
杨海兄弟俩现在就是姚四爷的助手,村里有事就帮忙处理,没事两人就帮着建房做工。
他给萧遥丈量了工坊的土地,又和萧遥商量了建工坊的材料采买事项。
杨海对建房有经验,萧遥就把采买和建工坊的事都交给他。
萧立峰以后就过来看进度,等工坊建好,萧遥打算让萧立峰和萧芸来负责工坊。
这个工坊萧遥的打算是建三个车间,一个用来做香,一个做药厂,另一个做绣坊。
三个车间一道门进,生产区分开,仓库都设在后面,四周都打起围墙。
这一来工程太大,也容易引人注目,所以萧遥第一步只建做蚊香工厂,等卖香赚了钱,再建药厂。
搞定了工坊的事,萧遥就带了阿梨去岔河镇,找铁匠打造搅拌机。
搅拌机原理简单,就是所用的铁费钱,萧遥之前来过岔河镇,已经熟悉几条街的铺面,再加上和胡主薄的一番交谈,也熟悉岔河镇的几家铁匠铺。
她带了阿梨径直就去岔河镇外的赵记铁匠铺。
赵铁匠看了萧遥的图纸,还是第一次见,询问了细节,就道:“这不难,我会按你的要求先给你打造出一个,这东西费铁,做一个三十两银子,定金十两银子。”
萧遥已经了解这个时代的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