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萧遥就带着钱慧和孩子们去看炉子。
这炉子说穿了就是现代的烤箱,中间是铁箱,上下可以放煤炭。
萧遥让朱大哥做了两个,还做了一个烧烤架,准备中秋给孩子们烧烤。
“三嫂,水莲姐,我需要的材料齐了吗?”
萧遥询问道。
“齐了,大嫂昨天就准备齐全了!”钱慧招呼着何水莲抬了两张桌子放在院子里。
阿梨和杨霜见状,也赶紧上去帮忙。
姜小满把面和木盆搬了出来。
“小霜和面……萧钰你带着溪姐儿她们几个把咸鸭蛋去壳,萧中宇,萧中荣你们两力气大,就和小叔叔去研磨花生米!”
萧遥给不止给大人分工,给孩子们也分了工。
罗秀萍和关芷,钱慧,甚至徐晓兰都没心疼孩子。
这种亲自动手的事,在萧家已经司空见惯。
徐晓兰开始还不习惯,总觉得孩子们还小,她也能做事,何必让孩子们这么小就吃苦。
所以有两次看到自家孩子跟着去做事,她还抢着去做。
她夫君萧立安看到了,晚上等孩子们睡了,就对她道。
“晓兰,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是培养他们动手和思考的能力,你想想,在京城的时候,宇哥儿他们和源哥儿有什么区别?都只知道念书玩耍,可现在,宇哥儿几人都比源哥儿懂事,会思考!”
萧立安耐心地道:“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比如他们养小鸡,鸭,就学会了打扫卫生,你看,源哥儿和彤姐儿,住的房间,衣服都学会了自己收拾!这种自律不只是生活,以后为官做人什么的都是益处……”
“而动手带来的思考益处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比如四妹,如果不学医,就不知道药材可以做催泪弹,可以做蚊香……”
萧立安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触动了徐晓兰。
她之后观察了大房的几个孩子,劳动不叫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各抒己见,还互帮互助。
这样的凝聚力根本不是京城那些孩子能比的!
而她儿子萧中源和女儿萧彤,在她放开不约束他们,和这几个孩子接近后,也被他们影响学了很多东西。
特别是萧彤,就在和他们玩耍中表现出惊人的计算能力,让几个孩子都羡慕不已。
所以徐晓兰之后就接受了让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萧遥安排他们劳动,也不会有怨言。
“大姑姑,我们做什么吃食?”
溪姐儿还小,跟着萧钰剥咸鸭蛋有点笨手笨脚,可还是一小点一小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