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和防卫部门则从战略层面提出担忧:
即便对方是善意,技术水平的巨大差距也可能导致不对等的交流,甚至文化冲击,联盟能否承受?
而如果暴露了地球存在智慧文明且技术相对落后的信息,是否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掠夺?
争论持续了数日,甚至一度影响了联盟的日常运作。
最终,在郑代表深思熟虑后,一个极其谨慎、融合了双方部分意见的折中方案被提了出来,并经过共治会艰难的表决通过:
“有限试探性回应协议”。
1.内容极度简化:
回应信号不包含任何关于地球位置、人类文明、科技水平的具体信息。
2.信息高度抽象:
仅发送一段由“平衡之钥”认证过的、代表“秩序”与“和谐”核心理念的、基于宇宙通用数学和物理规律编码的“理念标识符”。
这更像是一声表明“我存在,且崇尚秩序”的呼喊,而非具体的对话。
3.信号单向匿名:
采用定向性极强、功率极低的发射方式,指向信号来源的大致方向,且信号结构经过伪装,难以追溯具体发射源。
4.严格监控与准备:
发射后,启动联盟最高警戒状态,所有观测设备对准目标星域,密切监控任何异常。
同时,做好最坏的应急准备。
这是一个将决定权部分交给运气和宇宙公理的赌博。
他们扔出了一颗微不足道的石子,期待能听到悦耳的回响,而非引来吞噬一切的海啸。
在全体核心成员的见证下,小刘在“星语站”控制中心,启动了发射程序。
一道承载着人类文明微弱期望与无尽担忧的、近乎虚无的信号,穿越浩瀚空间,奔向那未知的星海彼岸。
联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等待与警戒期。
“有限试探性回应”发出后,时间在一种混合着希望、焦虑与恐惧的复杂情绪中缓慢流逝。
每一天,“星语站”和联盟所有的观测节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分析着每一丝来自目标星域的电磁波、引力波乃至任何难以解释的物理现象。
然而,星海依旧沉默。
目标星域没有任何异常的、可被解读为回应的信号传来。
仿佛那颗投入无底深渊的石子,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这种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联盟内部,最初的激动逐渐被一种微妙的失落和更深的疑虑所取代。
质疑“有限回应”决策的声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