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星图……是机遇,也是更大的危险。”郑代表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告诉我们,我们并非孤例,但也将我们置于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更大的棋局之中。‘观察者’的态度、‘共生体’的起源,甚至我们手中的‘平衡之钥’,都可能与此有关。”
“我们必须尝试解读它!”小刘眼中燃烧着求知的光芒,“这可能是我们理解自身处境,甚至找到突破当前困境的关键!星图上那些能量参数和信息素图谱,或许蕴含着超越我们现有技术的知识!”
山猫则更加务实和警惕:
“我同意要研究,但必须万分谨慎。谁也不知道主动探测或回应会引来什么。是另一个‘新芽’?还是另一个‘共生体’?甚至是……‘播种者’本身?在我们足够强大之前,贸然暴露在银河舞台上,可能是自杀行为。”
莉亚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看法:
“那些生物信息素图谱……如果星图代表的是不同的‘摇篮’文明,那么这些图谱是否就是不同文明的‘身份标识’或‘通讯密码’?地球对应的‘静默’与‘紊乱’,是否正对应着我们文明崩溃后的状态?如果我们能修复这种‘紊乱’,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通过‘播种者’的某种……考核?”
艾琳娜博士补充道:
“档案馆的古老记载中,有一些关于‘文明滤网’和‘大寂静’的模糊提及。或许,只有当某个‘摇篮’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理解并运用这种星际‘语言’,并证明自身具有‘可持续性’时,才能突破某种无形的屏障,真正加入到银河文明的交流之中?而之前的我们,以及星图上许多黯淡的坐标,都还处于‘大寂静’的笼罩之下。”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
成立绝密的“星图解析项目”,由小刘总负责,艾琳娜博士提供远程支持。
研究目标并非立刻进行星际通讯,而是:
1.破译基础符号:尝试理解星图坐标、能量参数和信息素图谱的基本含义与编码规律。
2.分析地球状态:集中分析代表地球的坐标及其关联参数,试图量化所谓的“静默”与“紊乱”程度,并寻找可能的“修复”指标。
3.评估潜在风险:模拟任何主动行为(如尝试向某个坐标发送信号)可能引发的后果。
4.绝对保密:此项目存在列为联盟最高机密,仅限于核心层知晓,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外部势力的疯狂觊觎。
“播种者星图”的出现,将“新芽”联盟的视野强行拉升到了星海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