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共生体’!”小刘在分析数据后,得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它们在远程探测我们!‘潜影会’提供的情报让它们对我们的‘秩序’力量产生了兴趣!这种探测方式……很像它们‘平滑化’过程的逆向应用,不是在抹除,而是在……理解和复制!”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脊背发凉。
“共生体”不再仅仅是依靠本能行事的吞噬者,它们表现出了一种可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如果让它们解析了“绿茵协议”甚至更深层的星海原理,后果不堪设想。
共治会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
“我们必须阻止它们!”山猫态度坚决,“不能坐等它们摸清我们的底细!”
“但主动攻击不现实,我们甚至不知道它们的主力在哪里。”郑代表保持冷静。
“也许……我们可以在‘绿茵协议’上做些文章?”小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它们在探测和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设置一个‘陷阱’?一个看似诱人、实则蕴含着我们独特‘秩序’印记、甚至带有某种‘反制程序’的虚假能量模型?当它们试图复制或吸收时,就会……”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反向利用,如同在美味的饵料中藏入鱼钩。
需要极高的技术精度和对“共生体”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
经过激烈的讨论,共治会最终批准了一项高度机密的“迷雾计划”:
由小刘团队负责,在严格监控下,于聚落南部边缘设置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强化的“绿茵协议”演示区。
这个区域散发的能量信号将被刻意调整,使其更具吸引力,但同时内部嵌入了多层加密的、基于“秩序共鸣”的反向干扰算法。
一旦遭到深度解析或暴力抽取,这些算法将被激活,可能对探测者造成精神干扰甚至数据污染。
这并非进攻,而是一种积极的、技术层面的防御和威慑。
联盟在践行自身伦理准则的同时,也开始学习如何以智慧而非纯粹暴力,来应对来自更高维度的威胁。
南方的阴影依旧浓重,但“新芽”联盟不再只是被动等待。
他们点亮灯火,修筑工事,也开始在黑暗中,布下属于自己的、充满智慧的迷雾。生存的博弈,进入了新的层面。
“迷雾计划”在高度保密与紧张筹备中迅速启动。
小刘团队在聚落南部边缘,选择了一片相对独立、易于监控的扇形荒地作为“演示区”。
他们并未大规模改造环境,而是精心构筑了一个能量核心,模拟出比聚落内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