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紧急磋商后,郑代表给出了谨慎的回应:
欢迎知识交流,可以建立初步的信息共享渠道,但关于更深度的合作,需要时间观察和考虑。
艾琳娜博士表示理解,留下了加密的通讯频率和一部分作为“诚意”的技术资料副本(主要是关于能量场稳定性和心理意识对现实影响的泛理论),然后便礼貌地告辞离去。
她的到来,像一阵清风,吹皱了“摇篮”平静的表面。
它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带来了更深的思虑。
“档案馆”的出现,意味着废土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存在着不为人知的、可能更高级的势力。
未来,不再仅仅是生存和重建,更关乎于一个文明在废墟上重新站立时,将选择何种道路,又将如何与黑暗中其他持火者相处。
微光已燃,前路漫漫,而新的篇章,正悄然揭开序幕。
档案馆的来访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在“摇篮”基地内部缓缓扩散。
艾琳娜博士留下的资料被小刘的技术团队如饥似渴地研读着。
这些关于能量场稳定性和意识-现实关联性的理论,虽然大多是框架性的,却为他们理解“平衡之钥”和当前的状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然而,理论的深化并未能立即转化为实践的稳妥。
相反,一次近乎灾难性的危机,骤然降临。
为了验证档案馆资料中的一个猜想——关于意识共鸣对局部现实稳定性的强化作用——小刘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挑选了一组志愿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普通居民甚至还有两名心性相对平和的前“屠夫”手下成员,让他们在加强屏蔽的实验室内,围绕着一个与水晶塔微弱连接的小型能量节点,共同冥想“秩序之歌”所代表的和谐、团结意象,同时由小刘通过“平衡之钥”(置于隔离能量场中)进行微幅引导。
实验初期,效果似乎出奇地好。
节点散发出的能量波动变得异常稳定柔和,参与者也报告感到内心平静,充满希望。监测数据显示,实验室内的辐射水平显著下降,连空气都仿佛清新了许多。
但就在实验进行到半小时左右,异变突生。一名参与实验的前悍匪,或许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过往暴行的潜意识恐惧与忏悔,或许是无法真正理解“和谐”的真谛,其精神波动突然出现了剧烈的、负面的起伏——那是一种强烈想要“抹除”过去不洁自我的执念。
这股扭曲的“秩序”执念,通过意识共鸣网络被意外放大,并如同病毒般影响了其他参与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