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最后的警告——“沉默之地”、“回声湮灭之地”——像一句咒语萦绕在众人心头。
小刘不断尝试解读,他认为这可能指的是某种能量异常沉寂、甚至能吸收声波和能量波的特殊地质区域,或许与“虚无之碑”的存在有关。
他们的行进异常艰难。
不仅要对抗极寒和恶劣天气,还要时刻警惕“清道夫”的巡逻队和冰原上变异生物的威胁。
依靠“岩皮”对地形的熟悉和“幽影”出色的侦察与反侦察能力,他们数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遭遇战。
越是深入西北方向,环境变得越发诡异。
动物踪迹逐渐稀少,甚至连风都似乎变得迟疑而粘稠。
传感器上的读数开始出现异常,背景辐射有微弱的、无法解释的波动,某些区域的电磁信号传递变得极其困难,仿佛真的在被什么无形的东西“吞噬”。
第三天,他们在一条巨大的冰裂谷边缘,发现了非自然的痕迹——几处被精心掩盖的营地废墟,残留的包装食品标识显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时间跨度可能很大。
更重要的是,“幽影”在岩壁上发现了一道几乎被冰霜覆盖的刻痕:
一个简单的、向下指的箭头,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像是冰晶裂痕的符号。
“是‘冰墓’的标记,”山猫压低声音,“他们在引导自己人。看来我们方向没错。”
跟随这些断续而隐秘的标记,他们又艰难前行了两天。
空气中的压抑感越来越强,一种莫名的心理负担压在每个人心头,让人感到莫名的孤寂和焦虑,连最沉稳的“山猫”都时不时会下意识地回头确认队友是否还在。
第五日黄昏,在前方侦察的“幽影”如同鬼魅般滑回临时营地,面具下的眼睛闪烁着紧张与兴奋交织的光芒。
“找到了。”他的声音因激动和寒冷而微微发颤,“一个巨大的峡谷……里面……有光,还有很多活动迹象。入口处有极强的能量屏蔽和物理岗哨,几乎不可能潜入。”
小队悄无声息地潜行至峡谷边缘的一处绝壁,借助岩石掩护向下望去。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呼吸为之一窒。
峡谷深处,并非想象中的古老遗迹或挖掘坑,而是一个庞大、极具未来感的复合体!
银白色的、流线型的建筑如同某种巨大的、半埋地下的生物甲壳,与周围嶙峋的冰岩形成了诡异而突兀的对比。
建筑表面覆盖着一层不断流动的、薄膜般的能量护盾,散发出冰冷的微光。
这就是“冰墓”的一个主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