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管理层陷入两难之际,基地外围的哨卡再次报告:
又有一支队伍请求进入,但这次来的不是商人,也不是神秘势力,而是之前通过讯号联系上的、附近几个小型避难所和幸存者团体的代表!
他们大约十来人,乘坐着各式各样简陋的交通工具,风尘仆仆,脸上带着期盼和忐忑。
他们是看到了“秩序之歌”,感受到了那份短暂的“和谐”,才鼓起勇气,穿越危险的冰原,前来接触这个传说中的“希望之地”。
郑代表在经过严格安全检查后,允许他们进入。
这些代表看到“摇篮”的惨状(而非想象中的强大堡垒),先是惊讶,随即流露出理解和同情。
他们带来的礼物微不足道——一些自家种的块茎、手工打造的简单工具、甚至还有几本破旧的儿童画册——却代表着最朴素的善意和结盟的渴望。
在一次临时召开的、于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废墟广场上举行的会议上,各方的代表们分享了他们的处境:
同样面临资源匮乏、变异生物威胁、以及“清道夫”收缩后出现的各种地方武装和掠夺者的困扰。他们都对“秩序之歌”的理念表示认同和向往。
“……我们不想再打了,只想找个能安稳活下去的地方。”
“……我们没什么力量,但有的是人手和力气。”
“……如果……如果你们那种光……还能再亮起来……我们愿意加入……”
这些微弱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他们代表的是冰原上沉默的大多数,是渴望秩序与和谐的普通求生者。
郑代表看着这些面带风霜、眼神却充满渴望的人们,又看了看身后残破却仍在坚持的“摇篮”,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站上一块断墙,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场:“‘摇篮’……欢迎所有愿意共建秩序、而非散布混乱的朋友。”
“我们无法承诺绝对的安全,也无法提供丰富的物资。”
“但我们能提供的,是一个方向,一个可能性。就像那首‘歌’,它很微弱,但它证明了一条路的存在。”
“我们需要人手,需要资源,需要共同守护这份微光。”
“愿意留下的,我们共同重建。愿意联盟的,我们信息共享,互帮互助。”
“至于远处的威胁……”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需要知道更多,需要准备更多。但这将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不再是一座孤堡的挣扎。”
没有强迫,没有豪言壮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