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建房子,一边闲聊起来。
聊的都是村塾的那顿免费的午饭,大家都知道这年头粮食金贵,其实对这顿午饭能吃得有多好并不抱希望,只要能让孩子们吃饱就行。
聊了会儿,他们又聊到郁琴出嫁的事。
“听说琴娘嫁的是县城的杨家,那杨家是做瓷器生意的,可有钱了。”
“怪不得郁婶子他们前些天就急哄哄的要去县城,说要参加孙女的婚礼,两人看着都很高兴呢。”
“要是我也高兴,以后德哥儿、礼哥儿继续科举就不用担心没钱,杨家肯定会帮他们出的,说不定他们像郁老大那样考个十几年都没问题。”
“咋没问题?杨家又不是冤大头,他们考个几年还好,要是像郁老大那样十几年考不上,还是放弃算了,专心找份营生赚钱养家,别总想着让人养。”
“就是就是,想想这些年,郁家为了供大房读书,离娘她们姐妹们过的是啥日子,想想就可怜。”
众人聊到这里,都想到郁家二房以前过的日子,郁老二夫妻像老黄牛一样,二房的四个闺女面黄饥瘦,饿得像难民。
这么一想,他们就觉得郁家大房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郁离和傅闻宵回到县城时,都已经是下午。
他们在街上遇到刚送完货回来的郁金、郁银姐妹俩。
姐妹俩高兴地叫道:“大姐,姐夫!”
郁离看了看她们,说道:“累不累?我请你们去喝茶。”
姐妹俩欢喜地应下。
郁离带着两个妹妹到一家茶楼喝茶吃点心,茶楼里还有说书人在说书。
傅闻宵看了一眼那说书人,眼里露出笑意。
郁金姐妹俩刚送完货,确实饿得厉害,拿桌上的点心当饭吃。
一边吃,她们一边和郁离说话,问道:“大姐,你今天有去参加琴娘的婚礼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郁离道,“我和宵哥儿回村里,找村长商量村塾午饭的事。”
闻言,郁金和郁银都忍不住看她。
“我们也没去。”郁金说道,“我今天和阿银去给县令夫人送府城刚到的胭脂水粉,也是刚回来,没空过去。”
郁银低头看着茶杯,没有说话。
郁离淡淡地哦一声。
姐妹三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
好半晌,郁金说:“不过爹娘带小妹去了。”
二房一个人都不去到底不好,郁老二夫妻最后还是带郁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