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礼器,一般而言是人洗手时用于浇水的器皿,形制有点类似于瓢,前面敞口,后面有把手,早期四足,晚期三足或无足。
徐永生手头这个白龙匜,乃是三足,材质仿佛通体皆是白玉,表面有龙纹,当中流露出丰富的灵性。
考虑到三才阁相关限制,能修持第七组“礼”之编钟的武者,至少也是三品大宗师了。
不过,对徐永生而言,按照他的个人规划,便是将来,五常之礼多半也不会修炼到第七层。
倒是另外一个青铜象首顶盖,兽面衔活环双耳的象首樽,对应第四层“礼”,于徐永生个人而言,将来可以派上用场。
至于白龙匜,将来他更可能相赠友人或者用于和别人交易。
用于帮助儒家武者积累温养五常之智的宝物,徐永生得手较少,只有一种慎思石,对应武者的第二块“智”之龟甲。
徐永生本人当前自然是用不上,但同样先留下。
用于帮助儒家武者积累温养五常之信的宝物,他这趟同样丰收,得到四种。
自己使用过的玄黄石对应儒家武者第一方“信”之印章自然不必多说。
诚言石,对应儒家武者第二方“信”之印章。
然后便是此前在岭南见过的明信石,对应儒家武者第三方“信”之印章。
徐永生这趟从草滩拾取的明信石,数量甚至还比玄黄石、诚言石更多。
不难想见,多半也是宋季礼等宋氏中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岭南从土寨民手上交易或者劫夺而来。
不过,如果能得到明信石矿,他们肯定更高兴。
除此之外,另有一枚潮汐石,则是对应儒家武者的第五方“信”之印章,典出《水经注·洭水》“穴口若井,一日之中,十溢十竭,信若潮流”之语。
按照徐永生对自身未来规划,就算可能修持第五层“信”,也要很久以后。
不过,就他所知,王阐似乎有意在宗师层次修持第五方“信”之印章。
此宝或许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想来因为宋氏本身以儒家武学传家立世的缘故,除了用于儒家武者修炼的宝物之外,其他宝物数量相对较少。
谈笑是纯武夫路线的武道宗师,劫夺宋氏宝库,多半盯着许多武夫合用的宝物。
被齐雁灵所伤,遗失洒落许多灵宝的情况下,谈笑多半也更注重留存保有纯武夫方面的灵宝而放任舍弃释、道、儒类别宝物。
但托她的福,宋氏这一次依然“爆”出许多旁的天材地宝,并遗失在那片草滩,让穷惯了的徐永生一朝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