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谱。
去时路上,或者回程路上,又可以趁机在江南寻访民间五品升四品的儒家正心典仪。
一举多得。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先通过眼前六品升五品的儒家诚意典仪。
新年七天假期,最后一天。
其他师生还没有收假。
徐永生同东都学宫里另外一男一女两位六品直讲,一起面见司业罗毅。
在罗毅的安排下,他们分别沐浴更衣,做最后准备。
到了晚间阴气较盛但阳气始动初萌之际,徐永生三人分别进入学宫内三间静室内。
徐永生独处静室中,端正坐下,面前矮几上摆放一只犀角、一根线香、一叠素绢和一口三尺长剑。
整个典仪,流程大体分作四步,分别对应起、承、转、合。
第一步,名为燃犀。
徐永生将线香点燃,然后投入已经中空的犀角内,静静等候线香彻底燃尽。
接着,他将犀角倒置,香灰从中洒落,都落在下方盛放朱砂的白瓷盘内。
第二步,名为自诉。
香灰同朱砂混合后,徐永生展开那叠素绢,没有取笔,直接以自己的手指,蘸朱砂在素绢上书写《诚意书》。
书写同时,他自身浩然气在不停涌动,淬炼。
而在书写完成后,这《诚意书》被罗毅取走,徐永生本人则继续留在静室内。
《诚意书》,将被罗毅在外面放置三日。
不论风吹日晒,又或者雨雪纷飞皆不收回。
而借助徐永生本人精、气、神投诸其中,则将支持素绢上的《诚意书》文字三日内始终不散不毁,不磨不乱。
其他两位参加仪式的学宫六品直讲,也是相同流程。
不过,其中一位在太学任教的直讲,她的《诚意书》在第二日正午,字迹散开,变得模糊。
这便意味着,晋升典仪失败。
徐永生和余下另一人,对此毫无所觉,他们都继续单独待在自己的静室内,默默休养。
直到三日期满,罗毅将两人尚完好的《诚意书》分别送回。
接下来,徐永生进行典仪第三步,名之曰,涤妄。
他以书写了《诚意书》且尚完好的素绢,擦拭自己眼前三尺长剑。
不止素绢不能断破,更要长剑受浩然气和《诚意书》激发,自动鸣响三声。
徐永生依典仪而行,擦拭最初三下,长剑便即三声长鸣。
他平静禀明司业罗毅后,随对方出了静室,来到中央文宫的后殿内。
在这里,仰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