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足以说明你的能力。”
见马展一再夸奖他,王伯当有些摸不着头脑,平日里马展也不这样啊,犹豫了一下,他不禁好奇问道:
“太保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
马展的习惯早就人尽皆知了,正常来说,他这个点应该准备去青楼听曲才对,怎么会突然来到这里?
等王伯当开口询问,马展又是看了他一眼,倒也没有藏着掖着,朗声道:
“还是被伯当你发现了,当初在东阿县的时候,本太保就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够建功立业,闯出一片天地。
此前你随本太保征战占城国、灭吐谷浑,以及先前相州府平叛,都立下不少功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越听到这里,王伯当就越迷糊,马展说这么多,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此刻,前方马展目光微凝,沉声道:
“你的能力,父王都看在眼里,他方才和本太保商量了,有意将你收为义子,作为靠山王府的十四太保。
不知伯当你意下如何,可愿与本太保同为兄弟,一起为父王效力。”
随着马展说出此行来意,王伯当顿时愣住了,这确实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曾经他只是一个被杨林俘虏的贼寇,一个阶下囚罢了。
若非马展劝说,他根本不可能投降。
可现在,杨林竟然愿意摒弃前嫌,忽略他曾经上山落草的污点,将他收为义子
这一瞬间,王伯当心中震动。
王伯当是个聪明人,虽然马展没有直说,但他也能猜到杨林收他为义子的用意。
就算杨林不这样做,王伯当一样在杨林麾下效力。如果王伯当成为靠山王府太保,那他的际遇将会大有不同。
如果当初王伯当考中武状元的时候,他就是杨林义子,怎么可能去偏远县城任职,必定被委以重任,能够青云直上。
这就是身份的差距。
王伯当眉头微皱,心情有些复杂。
在登州府这么长时间,他也见识到杨林和其他人的差别。最起码登州府之地,在杨林治理下,确实是安居乐业。
追随杨林,成为杨林的义子,其实是他的荣幸。
但王伯当却有几分顾忌,他犹豫着道:
“承蒙王爷看重,但末将乃是戴罪之身,哪有资格拜王爷为义父?”
虽然王伯当纠结,但旁边看着的马展,却已经得到答案,他颔首道:
“什么资格不资格的,父王既然看重你,那你就有这个资格。伯当,你可是考中过武状元的人,何必这般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