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果真是心狠啊。商人逐利,见利忘义,果真如此。”
看得出,朱棣在对待商贾的态度上,与朱元璋可谓是一脉相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厌恶。
“正如王爷所言。”
金忠接着说道:“沈家正是不想与朱应履行婚约,故而将朱应坑到了最危险的大宁府,想要让朱应死在大宁。”
“而且在将朱应坑至大宁后,沈家女就嫁了出去,并且还是给人为妾,而迎娶沈家女的家族乃是吕家。”
“哪个吕家?”朱棣追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应天府,礼部尚书吕本的长子,吕豪。”金忠沉声回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闻言。
朱棣面带思索之色,右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有节奏地敲击着,发出轻微的声音。
过了片刻,朱棣冷幽幽地说道:“沈家,这些年似乎已经联姻不少了。”
“淮西将领,如今又是吕家。”
“商贾啊!未免手也伸得太长了。”
此时,朱棣的脸上已经充满了不悦,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王爷。”
金忠接着说道:“通过这募兵官,臣派人去搜寻沈家勾结官吏乱政的证据。”
“可沈家却是十分谨慎,之前与募兵官联系的人已经不见了。”
“而且…沈家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对,如今沈家大部分的族人都已经搬迁至应天了,只留下了沈家二子在北平。”
“如今凭借募兵官一人之词,并没有证据能够定罪沈家。”
听到这。
“沈家如若这么轻易就被抓到把柄,那他也不会成为我大明的巨富了。”
“沈万三可是老奸巨猾。”
朱棣十分平静地说道,脸上看不出一丝波澜。
显然,沈家派去联系募兵官的人已经被沈家暗中处置了。
在这时代,死人是时有发生的,民不举官不究。
如若事事都去查,那官府也会难有宁日了。
或许黑暗,但或许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吧。
“可是沈家为何会离开我北平府?”
金忠一脸不解,问道:“没有证据,他们难道也怕?”
“沈家与许多权贵联姻,根本所在就是为了让他沈家发展更为强盛。”
朱棣微微坐直身子,随后缓缓说道:“吕家,如今可不得了。”
“尚书门第,其女更是太子最为恩宠的嫔妃。”
“如若沈家不利用这一条路,那他也不是商贾了。”
“至于为何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