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别拿了钥匙,此时一齐上去开门。
门一开,众人就按照早做好的安排,各司其职,或去检查水缸,或去看灶、锅、刀、案等等地方,也有人去外头担柴进来。
都是在浣衣坊干过活的,又是这样年纪,除却张四娘,几乎个个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什么事情没干过,厨房更是一把抓。
眼见一屋子人个个熟手得很,宋妙便稍稍放了心。
她早想好了今日菜色怎么安排,等诸人样样探查无误,过来回禀,便按着组别做了分派。
今次做的是大锅饭,虽分早午饭,一顿也约合六百人规模,跟先前在京都府衙那一回却是截然不同。
京都府衙公厨对的是官吏,经费充裕,对吃食的口味要求是偏向于肉、菜均衡,口味尽可能多。
今次对的却是一直都要干力气活的劳力,本钱也要尽可能的压缩,口味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最要紧的是让人吃得饱。。
宋妙知道人一旦汗出得多,体力耗费得大,饭菜就要尽可能口重、盐足,还要油水多。
碍于成本,肉是不可能多的,只能在其他地方多想想办法。
早上只是第一回尝试,她按着计划做的是酸菜肉星馒头、白菜馒头,本来是想配豆浆,只是没料到两天功夫,那韩公子竟是从卫州召来了这许多人,使得原本的计划就不成了。
都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这里虽有大石磨三只,也有骡子,但半早上功夫,一口气想做六百人份的豆浆,宋妙还是有些拿不准,只怕来不及。
不过豆子是昨天离开之前泡上的,除却黄豆,还有黑豆等等一些小豆,这半天下来,已经泡得个个胖乎乎、圆溜溜的,虽不好再做豆浆了,却也能做一样送馒头的东西——稠豆粥。
豆类扛饿,里头再添些其他便宜粮谷,煮得样样都开花,也不用旁的糖、盐调味,这样做起来简单,也省事,只时不时翻锅,不要糊底就是。
一时决定妥当,她便做了分派,让各组各做自己事情,揉面、剁肉、洗菜、生火、煮粥,同步进行。
六百人,只有二十来斤的肉,分到每个人头上,几乎就是一咩咩,既如此,除却留了些熬油的,她干脆全数拿来剁成极细的肉糜,混进馅里包起来。
只要肉剁得够细,馅料拌得够均匀,就可以让人吃的时候产生怀疑——应该是有肉的吧?我刚刚好像吃到了肉星?
等酸菜洗切好拧干,不放油,拿白锅炒干,白菜洗净焯水,切碎拧干,同样拧干切碎的还有少少的一些香菇。
猪肉糜剁